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研究 >> 正文
从专家肯定到观众验收剧本上台有多难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34:34 点击:
  明星话剧容易受到舞台追捧,改编自韩寒小说的同名话剧《光荣日》12日将在广州上演,本报“广娱大本营”剧迷活动正在召集中。     
      粤剧《梦·红船》将走上舞台。     深度聚焦     相比活跃繁荣的明星话剧和商业话剧,稍显寂寞的本土戏剧文学,似乎在舞台上比较少见。不过,记者获悉,在7日落幕的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评奖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粤剧《梦·红船》目前正在排练当中,一直在努力的本土戏剧文学,似乎与市场的接轨有所突破。不过,在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的评奖现场,得奖剧作家又纷纷表示,“剧本搬上舞台仍然太难了。”     现象:创作唯上、唯利、唯名     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评奖活动于2012年10月至12月举行,活动吸引了上至60多岁的退休老干下至20多岁的新生代的写作者。在前日举办的颁奖仪式上,粤剧《梦·红船》获得一等奖,戏曲《传奇·名家》、粤剧《碉楼》等9部作品分获二、三等奖,11个剧本入围。CdN-wwW.2586.WanG     剧本不缺,难的是剧本上台。剧作家陈慧中直陈当前编剧心浮气躁,“现在写剧本唯上、唯利、唯名,写剧本就像买股票,哪个题材评奖容易,可能会升值,就写哪个题材。”他讲了一个段子,深圳有位作曲家,根据相关领导的喜好,一首歌录了好几个小样,守在领导办公室门外,逐个送上去,跟抽奖一样,中到一个算一个。     二级编剧余楚杏也称,当前文学艺术创作受掣肘太多,多年行政环境下的创作,功利心、名利心的驱使使戏剧的发展凋萎,需要给戏剧一个真正的生态环境,把文化、文学还原为真正的能净化人心灵的艺术。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导演梅晓表示,这种尴尬在全国普遍存在,剧作家为了生存,创作时再没有平静的心态,而是跟着领导、企业家口味走,生搬硬套。“但也不能完全怪环境,剧作家也有自身原因,剧作家不应依附任何权势,能深刻看透生活,并能用生活反思历史、展望未来。这样的剧作家很难出,但哪怕出一个两个,就很了不得了。”     专家意见:建立科学的投入论证体制     在梅晓看来,剧本登台难,还因现在剧作的投入体制有问题。他认为,只讲剧作家个人坚守比较困难,不可能每个人这么做。“我们通过‘剧作人之家’,让一些剧作家能在这里坚守下来,但也只是微薄之力。更重要的是创作生态环境的引导。”     在采访中,梅晓说,现在剧作的投入体制还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投入论证机制,因而不能真正把钱投到好剧作上。“没有充分按照艺术规律来运作,政府的投资战略主体往往根据个人喜好、口味决定的。”     此外,梅晓认为,剧团方面也有原因,“现在很多剧院都是由演员做行政领导,其表演艺术水平很好,但可能在发现文学剧本价值方面有所欠缺,选剧本多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我适不适合演,我是否有兴趣。或者是唯名,这个剧本的作者是名家,排他的戏错不了,或者就是投机,这个戏给钱就排。”     梅晓表示,改变现状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投入论证机制,从剧本开始就要由第三方专家共同决定剧本的优劣,并通过前期、中期、后期投入,逐渐完成一个作品,不要一次性把钱投到一个作品里,这样即使损失也是小部分的。     他强调必须由第三方专家评判剧本,因为“从主体立意、戏剧结构、故事到舞台潜质,是很专业的东西,需要长年累月的艺术经验才能感知。”     作家心得:敢于保持个性,精准把握人性     所有的剧作家面临同样的环境,但仍有好作品涌现,一级编剧、《梦·红船》作者尹洪波就直言,剧作家要自持,要敢于保持个性,“戏剧创作反对集体化,现在一个剧本出来之前要经过各种论证,你一个意见,我一个意见,谁的都不能不听,这样的剧本不是个人特色,是集体叙述,要勇于保持个人风格。”     尽管创作生态恶化,但一级编剧、本次评选评委黄心武也观察到,近几年广东剧作家的进步。他认为,广东的剧作家会编故事了,即使是反映典型人物的作品也变得可亲可近,地方题材逐渐得到关注,年青一代剧作家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在写人方面,仍然缺乏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人物面对矛盾时的应对方式依然老套,历史剧创作缺乏想象力。“剧作家要在纷繁环境中心态平和地创作,编出好故事,写出好剧本才是王道,这是登上舞台的根本。”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