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戏剧研究 >> 正文
“明星话剧”之外的戏剧更需关注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34:52 点击:
  对于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而言,赔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办展——赔钱——巡演——还钱”,成了这3年来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一条生存逻辑。与赔钱相对应的则是赚了十足的吆喝,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赔钱与赚吆喝,在笔者看来,这也许只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两个表象,在这种表象背后,却隐藏着当下戏剧文化的某种现实思辨——高水准不代表拥有高票房,好口碑也并不意味带来好市场。诸如《情人的衣服》这样难得来国内演出的经典戏剧作品,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也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但论票房号召力,它甚至不如水准一般、口碑一般的“明星话剧”或“搞笑话剧”。     诚然,市场自然有市场的规律与准则,不能说观众追捧明星、喜欢轻松搞笑的戏剧就是错误的行为;也不能说圈内普遍叫好的高品质戏剧,观众就应该喜欢。对于消费而言,每个消费者都有选择的自由。在戏剧演出市场亦是如此。观众作为文化消费者,本身也有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话剧类型观看。“明星话剧”“减压戏剧”“搞笑话剧”受观众欢迎自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很多观众觉得这类戏剧接地气、轻松有趣,所以喜欢。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空闲去看戏,观众可能就是想寻得一段时间的精神愉悦。     但是市场票房或者观众口碑毕竟不是衡量戏剧艺术品质高低与否的唯一标准。Cdn-wWw.2586.WanG如果仅以观众好恶来评判一部戏的好坏,或者将此作为戏剧创作的“风向标”,戏剧的繁荣与多元将可能只是戏剧人的一个梦想。市场需要更多类型的戏剧,观众也需要有“养分”的好剧提升自己,但是好剧又不一定好看,所以对戏剧人来说,如何让高艺术品质的戏剧有市场与如何创作好作品一样重要。     从这几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来看,就展演剧目而言,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品质。然而一个高水平的戏剧邀请展,办3年、叫好3年又赔钱3年的事实,却也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感慨。也许正如林兆华在他的随笔札记中所写的那样:“时下就是喧闹、忽悠的年代,真诚做学问的学者多孤单呀,史学家、科学家一生的心血放在众人不闻的领域,默默悬梁刺股。”尽管看上去这段话像是在发牢骚,但“默默悬梁刺股”却也是对“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令人唏嘘的某种间接写照——《情人的衣服》在北京演出的第一场,作为唯一一部在中国演出的彼得·布鲁克作品,非但没有出现一票难求的热烈局面,反而连国家博物馆的剧场都没有坐满,那一个个空位让很多戏剧人痛心、无奈,编剧史航在自己的微博上感叹道:“一个空座都可惜得很。”     《情人的衣服》在中国的演出已经结束了,明年还将会有更多高品质的戏剧出现,虽说这些戏剧不一定如观众期待的那样有趣、好看,但是还是要呼吁观众给予更多关注,因为多元的戏剧市场需要更多的好剧来支撑。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