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戏中戏点亮《燕子之歌》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3:10 点击:

  2013年由奚其明作曲并由上海歌剧院委约首演的《燕子之歌》,是一部描写声乐教育家周小燕的歌剧,讲述了周小燕早年留学巴黎,归国后数十年如一日,将热爱歌剧艺术的孩子收至门下,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的事迹。日前,该歌剧基于去年首演后收到的反馈,做了小幅改动后于上海大剧院再行演出,指挥是张诚杰。

  《燕子之歌》的出现也为过去几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难得的追加确认,那就是女性题材大受欢迎。从更早些时候的郝维亚创作的《山村女教师》、《西施》,到同样是郝维亚创作的《那时花开》,还有北大歌剧中心委约程大兆创作的《宋庆龄》,无一不是女性题材的歌剧,甚至女一号都是歌剧的标题角色(title role)。我也有幸全部或局部观摩了这些歌剧的首演,深为作曲家们的才思敏锐而感慨。

  其中,《燕子之歌》是最新一部,也恐怕是最难的一部。历史题材的《西施》本身就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山村女教师》并没有以某个确定的原型为塑造人物的依据,杨彩虹只是众多活跃在中国农村地区年轻教师的缩影和精华;《宋庆龄》人物定位和性格描写方面囿于主人公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并没有太多发挥余地。而《燕子之歌》是一部为依旧在世的名人树碑立传的歌剧,并且在演出时,歌剧的主人公原型——周小燕,就在场下就座。这无论对于作曲家、剧本创作者还是委约方、在台上扮演剧中人的歌唱家,都有着极大的挑战意义。

  这些挑战对创作者而言更为实际和难以克服。将周小燕60余年的职业生涯以章回体的传统方式融入压缩进3小时内已是相当不易,为此,剧本创作者韩适等人以倒叙的方式分4幕讲述了女主人公出国留学和归国任教的经历,其间穿插着特殊历史时期,即她在美国与女儿生活在一起时所面临的激烈思想斗争,最后回到序幕,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cdn-wwW.2586.waNG如此的保守剧情也为整部歌剧奠定了波澜不惊的基调。限于现实主义题材,剧本并没有制造出《宋庆龄》一般的爱情咏叹调场合,也没有《那时花开》那样的人工煽情,或者《山村女教师》的小清新和最后的“复活”高潮。

  在我看来,《燕子之歌》相较于其他女性题材歌剧的最大亮点是戏中戏的运用。就如同《托斯卡》,这是一部描写歌者的歌剧,戏中戏的运用水到渠成,借鉴或引用其他歌剧素材也在情理之中。为此,《燕子之歌》里大量整段地使用了比才、威尔第、马斯奈、德利布和普契尼等人的歌剧,突出了故事背景也交代了职业习惯。在第四幕,有一段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正在排练并即将首演的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段。在我看来,这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处。出色的音乐,男中音的单独出场和类似于勋伯格在《古雷之歌》的“森鸠之歌”中所展现的丰富和声,还有类似于《伏尔加船夫曲》中的男声合唱,从不甚合理的角度歪打正着地为全剧制造了拔地而起的戏剧高潮和“剧眼”,惊讶之余反倒带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现实主义歌剧碍于剧情与人物所限,在戏剧冲突不足时使用戏中戏作为“煽风点火”,之前在叶小纲以梅兰芳为题材的歌剧《咏·别》中亦有所用,然而在《燕子之歌》中因为反差强烈而更为引人注目和拍案叫绝。这也为今后以人物简历为主线的歌剧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意义。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