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文化合作新模式 剧目生产新途径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00:52 点击:




音乐剧《蝶》剧照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剧照
    按照中宣部和文化部的部署和要求,全国各地陆续完成了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除了少数文艺院团继续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外,绝大部分院团都转企改制、走向市场。文艺院团要完成改革,需要回答四个问题、迈过四道难关,即路在何方、钱从哪来、人往哪去、改后咋办。     南国的广东省东莞市,10年前就在寻找答案。在建设“音乐剧之都”、通往岭南精品文化名城的路上,东莞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院团运行模式,即“政府扶持、企业投资、院团合一、院线营销”。通过这种文化合作新模式,东莞不仅将现代化的玉兰大剧院培育成高雅艺术的殿堂,还使之成为剧目生产的新途径,先后与北京松雷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雷文化”)和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剧院”)合作,创编生产了《蝶》、《爱上邓丽君》、《三毛流浪记》、《王牌游戏》、《钢的琴》等音乐剧,助推中国音乐剧走上国际舞台。CDn-wWW.2586.wANG     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大背景下,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东莞的院团运行模式,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以解开“东莞模式”的密码:这种模式符合文艺院团改革的精神吗?符合东莞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实际吗?它生产了艺术价值高又被市场认可的作品了吗?政府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对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利于把握“东莞模式”的内核,也能为全国的文艺院团提供借鉴和参考。     音乐剧《钢的琴》剧照     扬长避短显优势 另辟蹊径借外力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转企改制,不少院团通过“合并同类项”、组建演艺联盟等方式走向市场。在此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院团该如何发挥自身已有的优势并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为改革而改革。从玉兰大剧院奠基之时,东莞就开始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索。     建设岭南文化精品名城,东莞具有强大的政策优势、思想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方面,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注重通过文化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东莞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经济腾飞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依托强大的经济基础,东莞通过文化新城建设,建起了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成为名副其实的“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     但这不是东莞人的终极目标。在完成了文化建设的“原始积累”后,东莞迫切地呼唤和渴求文艺精品力作的诞生。从决策层到文化主管部门再到普通的文化工作者都很清楚,文化建设不只是建几座设施、演几场戏,还要有一些拿得出、叫得响、打上东莞标签的文艺精品。他们太了解文艺精品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了,电影让世界聚焦戛纳,百老汇音乐剧让纽约文化风靡全球,动漫让苏州、长沙成为文化产业的先锋。东莞的文化标签在哪里?东莞的文化工作者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然而现实的尴尬是,东莞经济繁花似锦,文艺创作水平却较薄弱,尤其是精品艺术创作起步较慢、积淀不深、人才匮乏。“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是东莞的城市精神,在文艺精品创作上,它不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争艺术的“全能冠军”,而是扬长避短、另辟蹊径,重点选择目前国内艺术界被誉为“朝阳艺术”的音乐剧作为突破口。2007年春,东莞响亮地提出了建设“音乐剧之都”的口号,要使东莞成为“中国音乐剧”的代名词,使东莞获取中国艺术界的“单项金牌”。但是,光靠东莞自身的创作力量是不行的。务实的东莞人从经济腾飞之路中找到了灵感,将“三来一补”“借船出海”的经济发展模式用于院团运营和锤炼精品艺术。引入了保利剧院和松雷文化,首创了“政府扶持、企业投资、院团合一、院线营销”的运作模式,除了成功运营玉兰大剧院外,还在东莞市塘厦镇设立了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在东城街道设立了保利艺术制作基地。     这是一种文化合作的新模式,也是一种剧目生产的新途径:政府不直接创演大型舞台艺术,而是引进专业的艺术院团和社会资金投资,根据具体项目设立剧团和创作基地,作品完成后通过专业的演出院线推广巡演,项目结束剧团即刻解散。     这也是一种强强联合:东莞发挥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文艺兼容的和谐氛围和高档文化设施设备的优势,整合了保利剧院具有剧目营销的优势,以及松雷文化拥有整合国内外创作资源和舞台艺术投资的优势。东莞不仅将现代化的玉兰大剧院、塘厦演艺馆、东城演艺中心提供给剧组,用于剧目的生产创编,还为剧组提供经费补贴和奖励。     “东莞模式”露锋芒  音乐剧精品获大奖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催生文艺精品、繁荣演艺市场,因此,评价一个文艺院团运营是否成功,还要看它是否生产出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东莞将首创的院团运营模式运用于音乐剧精品的创编生产,第一个成果便是大型音乐剧《蝶》。     取材于《梁祝》爱情故事的《蝶》是松雷文化“十年磨一剑”的力作,投资6000万元,集结了李盾、三宝、关山等着名音乐剧创作班底。2007年3月27日,《蝶》剧组与东莞签约,正式开始在玉兰大剧院创编合成,并于7月28日在玉兰大剧院放飞。那一晚,玉兰大剧院高朋满座,当全新的故事、悦耳的音乐、优美的舞姿一一呈现时,剧院里一次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一夜,东莞沸腾了,不仅仅因为这是当前国内投资最大的音乐剧,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国首部走向世界的音乐剧,更因为这是首部打上“东莞制造”标签的音乐剧,东莞因此向高雅艺术殿堂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当香槟的醇香在庆祝宴会上弥漫时,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下简称“东莞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周汉标和艺术科科长胡海良毫不掩饰激动的心情。在他们看来,《蝶》的意义不止于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更在于一种院团运作模式的初露锋芒。作为这一模式的设计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和兴奋。     2007年9月11日,《蝶》赴京演出,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全球首演,一炮走红,享誉京城。随后,在保利院线的营销和推广下,《蝶》开始了在国内外的巡演之旅,北京、上海、武汉、香港以及首尔等城市都留下了《蝶》的足迹,目前共演出了120多场。这是一部世界性的作品,所到之处,皆引起音乐剧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好评如潮,赞声不绝。2008年5月,应韩国国际音乐剧节组委会的邀请,《蝶》代表中国参加韩国大邱第二届国际音乐剧节,并获得特别奖。随后,该剧又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大奖特别奖等奖项。     继《蝶》之后,东莞又推出了多部音乐剧,塘厦与松雷制作了音乐剧《爱上邓丽君》、《王牌游戏》,东城与保利合作了音乐剧《三毛流浪记》、《钢的琴》,反响良好。     其中,音乐剧《爱上邓丽君》是由东莞市文广新局、塘厦镇、北京东方松雷音乐剧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制作,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确立为省第二批重点文艺项目之一。该剧由王惠玲编剧、百老汇导演卓依·马可尼里执导,穿插了邓丽君的20多首经典歌曲,在塘厦演艺馆合成,东莞投入约1/4的资金,成为联合出品单位。2010年12月底,《爱上邓丽君》在香港首演,随后利用保利院线的营销优势先后在全国30多个城市巡演。2011年7月,《爱上邓丽君》应邀参加了第五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获得本届音乐剧节的DIMF特别大奖。2011年9月,该剧又应邀赴台湾参加“2011年京台文化节”,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连演5场。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又获得优秀剧目特别奖。     《三毛流浪记》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广新局、东城街道、保利剧院联合出品,是东莞继《蝶》、《爱上邓丽君》后推出的第三部音乐剧。该剧改编自我国着名漫画家张乐平的经典同名漫画作品,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流浪儿三毛的故事,由着名音乐人三宝担任艺术总监。2011年7月16日,该剧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随后两个月内展开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巡演。2011年11月,《三毛流浪记》代表东莞参评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一等奖,2012年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