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上的讲话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03:10 点击: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出发,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在艺术创作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评选优秀保留剧目,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繁荣和发展舞台艺术的重要创新举措。继2009年举办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之后,今年我们又举办第二届评选。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又一批经受过观众、时间和市场检验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获此殊荣。CdN-Www.2586.waNg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获得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艺术院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获奖作品创作演出的艺术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目的、意义和影响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打造久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     正确创作方向是艺术创作生产的根本问题,一切进步的艺术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源于人民的伟大劳动与创造,源于人民为争取和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创作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体来讲,我们坚持树立了五个导向:坚持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坚持树立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向;坚持树立深入生活、反映现实,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导向;坚持树立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导向;坚持树立国际视野、学习借鉴的导向。这些导向建立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强烈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的文化自强信念之上。     为了切实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体现上述几个导向,发挥优秀艺术作品的导向作用,增加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积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部于2009年举行了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2010年组织了入选优秀保留剧目的全国巡演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奖及巡演活动,是文艺评价机制的一次重大改进,也是促进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评奖着眼于繁荣舞台演出,着眼于优秀剧目的传承和继承,着眼于在演出实践中接受时间和观众的检验,使我们的舞台艺术发展更加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有利于艺术事业在当今时代的繁荣与发展。     一是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导向,发挥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中,要在包容多样中确立主导,在尊重差异中加以整合,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和发展方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引导的主体就是我们的优秀作品,就是那些经受过历史和观众检验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以及坚持面向观众、面向市场、面向基层、不断演出的艺术院团。我们的优秀保留剧目以及创作演出这些剧目的院团就具备上述的条件,应该承担起引导的重任和义务。

  二是有利于鼓励艺术院团面向基层、面向观众、面向市场。人民是艺术的主人,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是艺术欣赏的主体。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艺术创作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我们评选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并举办巡演活动,就是要鼓励艺术院团真正沉下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欣赏到艺术精品,艺术工作者自己也从现实生活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吸收丰富的养料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是有利于促进舞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艺术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才能获得不尽的生命源泉。另一方面,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舞台艺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优秀保留剧目不仅有利于剧种的传承,而且有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四是有利于增加中华民族当代文化积累。每个辉煌的时代都会留下灿烂的文化遗产,世代延绵,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共有精神家园。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奋发有为的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一个能创造辉煌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文艺工作者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传之后世,在中华民族文化积累中留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     二、认真组织评选和巡演,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搞好评选工作,我们认真遴选各领域的专家,包括评论、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的专家,组建一个高水平、有权威的评委会;制定了严格科学的评选程序,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并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评选完成后,在《中国文化报》上进行了公示。程序严密,力求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首届评奖后,中央领导给予了高度肯定。经过研究,我们决定继续搞第二届,并把这项工作常态化。在第二届评选中,修订和完善了评选办法。一是扩大了参评作品范围,把参评剧目创作时间由改革开放以来前推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二是对演出场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1949年以后首演的剧目应达到1000场以上。所有剧目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演出场次应达到400场以上,近3年的演出场次必须达到60场以上。有些方面也反映,对未达标的个别优秀作品,能不能降低点要求,允许其破格参评?为了维护评审的严肃性,我们决定维持原有标准。没有参评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不表示它不是好作品。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是个常规奖项,以后还要评,可以继续努力。我在这里提个要求,今年没有参加评选的作品,如果场次不够,就要多演出、常演出,符合标准,就可以参加评选;如果作品艺术质量有所欠缺,要请专家指导,继续打磨提高,并保持演出,接受观众检验,参加下次评选。     本届评选,共评出优秀保留剧目20部。其中戏曲15部、儿童剧2部、歌剧2部、舞剧1部。获奖作品题材广泛、艺术品种多样,既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作品,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新创作的优秀作品,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良好发展势头。入选作品既有国有院团的,也有民营院团的;既有保留事业体制国有院团的,也有转企改制院团的;既有中直院团的,也有省市级院团的,还包括军队院团的,充分体现出我们对各种体制院团一视同仁,评奖的公平和公正。获奖作品既包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又包括现代戏,充分体现了“双百”方针和“三并举”的要求。相当一部分作品在剧种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拍成电影并被其他艺术品种、艺术院团移植排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作品艺术内涵深刻,剧目与院团、剧目与人才相互促进,久演不衰,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生动地诠释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剧目既能产生社会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评选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推动了各地的艺术创作和演出,比如浙江省开展了本省的优秀保留剧目评选,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积极组织当地优秀剧目进行全省区巡演。还有一些省区市积极推动剧场院线巡演。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了评奖机制,发挥了评奖的导向作用。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创作精品,打磨成优秀保留剧目,更好地服务观众。经过实践检验,我想我们实现了设立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初衷!     首届评选之后,我们组织了全国巡演活动。2010年,18部获奖作品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100多个城市开展巡演,演出总场次419场,演出收入1300多万元,观众40多万人次,所到之处,经常是一票难求、座无虚席甚至爆满,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新闻媒体持续、高频度报道巡演活动,社会反响强烈。据统计,各类媒体共发稿262篇,《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北京、上海等地方主流媒体,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门户网站都对巡演进行了报道。     明年上半年,我们还将举办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这次巡演仍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让人民共享艺术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宗旨,计划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开展巡演,对完成一定的剧场演出场次和下基层演出的院团,文化部予以奖励。要积极调动艺术院团、演出公司、剧场、院线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刚才,河南省、深圳市的同志都谈了以往承接优秀剧目展演的体会,明年我们将在全国各地开展巡演和集中展演。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各院团要加强走市场的能力。目前,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2103家国有文艺院团,已经按照“五个一批”的改革路径,完成既定改革任务,其中转企改制院团占已完成改革任务院团总量的61%,占国有院团总数的87%,杂技、话剧、歌舞类院团基本实现全行业转企改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非常大。各级政府对转制院团的支持不变,但作为市场主体不能依赖政府,要继续在市场中拼搏,通过巡演,进一步扩大优秀保留剧目的影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充分发挥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推动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发展     优秀保留剧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舞台艺术的珍贵财富,经受住了时间、观众和市场的检验,在新中国舞台艺术史上留下了色彩斑斓的一页,是文艺工作者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的心血结晶。一部又一部保留剧目是文艺工作者用汗水铸就的丰碑,是一面面旗帜,是一个个标杆。有没有保留剧目、有多少保留剧目是衡量一个院团实力和水准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大家要向获奖剧目和院团学习,共同打造更多的优秀保留剧目。     我们要学习优秀保留剧目的创作经验。首先,从艺术决策机制上看,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论证,要把能不能“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当做一项重要指标。此次获奖的很多作品演出高达数千场,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今年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申报中,我们提出了“申报作品要具有长期演出能力”,就是想进一步避免急功近利心态和短视行为,引导艺术创作健康发展。我们知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与内容相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作品创作之初就要面向市场,精打细算,搞好成本核算,比如要注意舞美道具过多带来的演出成本高等问题。其次,要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获奖的优秀保留剧目中,“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曲《十五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很多艺术门类都有很好的传统,包括艺术本体上的,也包括艺术创作上,做不好继承就做不好创新,大家要把这个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我们要学习优秀保留剧目的演出机制。创作与演出是艺术工作的两个方面,优秀作品是艺术服务人民的基础,演出是艺术作品价值的体现,是艺术院团的生命力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演员是观众培养出来的。这次获奖的很多剧目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影响了几代人。全国各艺术院团要向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院团学习,建立保留剧目轮换上演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优秀作品的品牌效应,有效利用艺术人才、剧场等资源优势,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要学习优秀保留剧目的人才培养经验。人才是创作、演出、管理的第一资源。我们看到一些优秀保留剧目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演出,比如歌剧《江姐》至今已培养出了第五代“江姐”。另外,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人才,都是舞台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但是应该看到,与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领军人物。我们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伯乐相马的眼力,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在使用中培养和锻炼人才。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用艺术事业留住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团结人才,用科学制度和健全的法规管理人才,逐步形成各艺术门类艺术人才结构合理、人才辈出、青年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国国有院团有2000余家,民营院团已超过1万家。每年新创剧目数以千计,能够成为院团保留剧目并经常演出的不在少数,但距离优秀保留剧目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各院团要重新审视和挖掘自身潜力,多听取观众和专家的意见,加工、修改现有保留剧目,并在经常性的演出中提升艺术质量,把普通的一般性的保留剧目提高转化为优秀保留剧目。已获得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院团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记文艺工作者的宗旨和使命,努力创作更好更多的优秀保留剧目,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上的讲话
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会上的讲话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