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甲子园》后话甲子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03:29 点击:
  近期,《甲子园》在首都剧场引起了一场轰动。舞台正中,一棵参天大树矗立在楼的中央,它经历了多少历史世事,容纳过不少名人过客……有人评论说:“一台沧桑,满眼情浓。”有人说:“很多人看戏不是看台上的人物而是在找我们自己的影子。”     “以一种精神的坚守来呼唤人性的复归。”多年寄居香港的剧作家何冀平女士以惊人的目光担负起了被人们视作畏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重任,将很少触及到的当代社会高度发达后人的内心痛苦和焦灼的状态搬上话剧舞台。86岁的老演员蓝天野不但以“返老还童”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几乎忘记了疲倦。82岁的朱旭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善这位“易经大师”的形象……我不禁想起一段话来:“中国话剧只有积极反映千百万群众的切身问题时才能得到观众的共鸣。”     《甲子园》的诞生正值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以人为本、关怀社会”这正是人艺一直坚持的现实主义传统。     “文革”以后,人们一度淡化了现实主义和斯坦尼体系,对西方采取“拿来主义”态度,而拿来的主要是西方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对一战结束后西方精神危机作出的反映——社会共识的破灭,放弃了对人类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生存是荒诞的现象,世界最后没有出路。CDN-WWw.2586.WANg它把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视作现代人全面异化的根源,它的哲学思想基础是“泛异化论”。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基本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全面异化。     西方现代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艺术家注意社会问题,就会使表现手法贫乏、人物形象苍白,导致人们把表现当代现实生活视为畏途。现代主义一方面孤立地描写物的外形,一方面表现人的意识流、潜意识和梦幻,表面上是表现人与物无法沟通,实质上是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泛异化状态 。导致话剧舞台上重主观、重表现的特征出现——人物、事件、场景,往往从具象上升到抽象的隐喻。费尽心思在形式方面作出种种尝试,美其名曰“创新”,却忽略了戏剧应该承担起在剧场内连接公众生活的任务。     只重拿来,忽视传统是近年来较大的失误,话剧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科学“创新”。如《雷雨》、《茶馆》等的常演不衰,说明这些作品充满了对人民现实生活的体恤,饱含“美”和“爱”,也验证了现实主义适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当然,艺术不能故步自封,它既要继承优秀传统,也要不断吸取新的艺术营养。这点,《甲子园》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