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21世纪 中国歌剧的世纪?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5:08 点击:
  国家大剧院举办歌剧高峰论坛———     歌剧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说是一个“支柱产业”。从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业以来,原创歌剧和自制演出的歌剧已达到24部。发展之快,演出水准之高,令国际歌剧界瞩目。日前,在举办2013歌剧节之际,国家大剧院再次举办国际歌剧高峰论坛,广邀世界各地著名歌剧院的艺术管理者和艺术家,共同探讨歌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美国西雅图歌剧院公共项目及媒体总监乔纳森·迪恩提出:“以前的歌剧中心在欧洲,20世纪在俄罗斯、美国,为什么21世纪不能是一个中国歌剧的世纪呢?”     中国歌剧发展蒸蒸日上     美国西雅图歌剧院公共项目及媒体总监乔纳森·迪恩认为:“以前,德国、法国、意大利的歌剧院是歌剧中心,但这只是歌剧艺术发展前300年的情况。20世纪,我们看到在英国、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美国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的中心,新的流派、新的传统蜂拥而起。那么,21世纪为什么不能是一个中国歌剧的世纪呢?”     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宫殿院长沙巴·珂尔认为:“在上世纪70、80年代欧洲的歌剧,不同的歌剧院有不同的风格,只要听一下录音、听一下唱片就会马上知道这是斯卡拉歌剧院或者是英国皇家歌剧院的作品和制作,或是德国某一个歌剧院的制作,因为他们的表演风格是截然不同的。CDn-WWW.2586.waNg但现在,歌剧已经变成了跨越全世界的艺术形式。对于歌剧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昨天晚上我们就共同观赏了国家大剧院的国际制作《纳布科》。对于我来说,我也会关注一个歌剧院如何去传承过去历史的瑰宝,历史的元素。我知道中国国家大剧院是走上了一条非常成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歌剧界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李小祥认为:“歌剧是在西方的人文背景下产生出来的艺术形式。我们学习歌剧的目的也有两种,一种是融入到国际社会中,一种是用外来的艺术形式为自己国家的艺术服务。所以我们一直在谈论如何将歌剧本土化,然后再如何走向世界。对于中国来说,歌剧发展的时间太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家大剧院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让青年音乐家们多做志愿者,到各大院校进行歌剧的普及工作。这不但对音乐家本身是一种提高,而且还培养了观众,对于歌剧发展非常有好处。歌剧事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只有基础好了,我们才可能出尖子的人才。”     年轻人的培养是歌剧未来发展的基础     虽然很多人认为歌剧是皇冠顶上的明珠,也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危机给歌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在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中,大家看到了歌剧发展的希望。同时大家也一致认为,无论是中国歌剧的发展还是世界歌剧的发展,培养年轻艺术家都是当务之急,没有年轻艺术家迅速成才,就没有歌剧未来的发展。     芬兰萨翁琳纳歌剧节艺术总监加里·哈马莱宁认为:“一个歌唱演员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机会呢?首先要有非常好的声学素质,非常好的发声技巧,还要有表演的才能,以及个人的魅力。那么如果一个年轻的歌唱人员具备以上的条件,是不是就应该在歌剧中找到一个永久性的工作?还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好呢?在德国,与歌剧院长期签约对于一个年轻的歌唱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开端,当然还要有其他条件,比如导演水平要高,同事要棒,指挥也要非常好。”     阿曼皇家歌剧院艺术总监克丽丝缇娜·莎波曼介绍说:“我们剧院会为年轻人聘请一些声乐方面的教育家。而好的歌唱家并不意味着是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找到合适的人,能够把声乐的技巧以及歌唱的方式和风格手把手地教给这些歌唱人才。我们也会组织一些研讨会和一些主题活动,来帮助年轻艺术家做好准备。同时也会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只有拿出决心和耐心,好好培养,才能让青年艺术家们有自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让他们愿意通过努力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他们才有机会成为世界一流的歌唱演员。”     歌剧制作     守旧还是创新引争议     歌剧在欧洲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和经典作品,但歌剧如何更吸引当今的观众?歌剧制作时要尊重和保持经典还是勇于革新?这个话题在论坛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纳布科》的导演吉尔伯特·德弗洛说:“我觉得要忠实于威尔第就是要忠实于作曲家本身,要忠实于音乐,我觉得音乐是高于一切的。我想尽一切办法让歌剧能够活下来,像《弄臣》、《唐·璜》,它们能活过来,这些角色并不是今天写下来的,而是在大幕拉开的时候就活过来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艺术的角度讲,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能呈现出这样的面貌的。我非常崇拜威尔第,我觉得歌剧的制作在看和听方面应该和谐一致。”     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假面舞会》的导演乌戈·德·安纳认为:“现在我们最大的矛盾就是究竟是坚持传统还是搞革新?威尔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大利的传统音乐,是我们要坚持的意大利传统,但是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一条新的路,一个全新的产品、一种全新的策略来呈现威尔第的作品。导演如果接手一个歌剧,一定是要尊重这个音乐和原著的,但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导演来说,是应该把威尔第的戏剧更加往前推进一步,要有一个革命。不管是什么戏,我都是以开放的态度去迎接所有的,无论是新的制作,还是一个经典的制作。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呈现出来,吸引年轻的观众来到剧院。”     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宫殿院长沙巴·珂尔说:“在中国我们也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去寻找歌剧的群体。因为歌剧的艺术形式需要传承下去,因为歌剧的观众可以在歌剧当中找到他们自己,去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建议通过一些新的方式、一种‘半舞台’演出的方式,把歌剧带给年轻人,让他们去接触威尔第,接触瓦格纳。接下来他们就会有欲望再去欣赏各种不同的歌剧。”     德国巴伐利亚歌剧院国际关系总监海宁·汝和认为:“我觉得年轻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缺乏歌剧方面的文化熏陶,如何去吸引这些年轻人?这就要在制作当中去满足年轻人的喜好。我看到过一些比较差的现代制作,但也看到过一些相当不错的现代制作。在我看来,好的歌剧院就是试图实现用创新的方式来做事情,如果要采用传统语言来讲故事,我完全赞成,但是如果传统的方式没有办法吸引新的观众,就要另想办法。像《纳布科》这样的历史剧,在一个被奥匈帝国统治过的国家,用传统的方式来演出就很难吸引到观众。像《茶花女》,是男主角喜欢上了一个妓女,在不同国家演出时要注意当地的文化,要确保讲出的故事有感染力。我们要记住,在制作的时候,无论场面有多么宏大,还要关注它所传达的思想。”     到底怎样才能吸引年轻人走进剧院,每家剧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但无论哪家剧院,都会在自己的制作上体现出对歌剧发展的向往。导演也好,剧院管理者也好,大家都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走进剧院。这样,歌剧的发展才会有光明的前程。 (作者 伦兵)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