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艺苑访谈 >> 正文
画中有禅参心 禅中有画悟道

  苏轼在赞扬王维的画与诗时有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同样可以借用此语评论杜中良的山水画:“观汉华之画,画中有禅;味汉华之禅,禅中有画。”

  “汉华”,是著名山水画家杜中良先生的笔名。喜欢杜中良的山水画,“禅意”是其原因之一。那么这个“禅意”从何而来?翻开袁军主编、姚治华题写的精装本《杜中良国画作品集》,看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做的《序》中第一句就这样写道:“中良先生的新作精品《杜中良国画作品集》近期付梓,这是近年来他参心禅、悟画道、勤奋钻研的收获,可喜可贺。”

  由此方知,杜中良对“禅道”甚有研究,难怪其画中充满了禅意。兹试作解读——

  晚明著名画家、美术鉴赏家、理论家董其昌说过:“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其大意是用当时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流行的心禅之学,以禅宗的南北分宗比喻山水画的流派分野,将山水画的发展史截然分为两派。cDN-WWw.2586.WANg南“文”北“硬”的画风,是董其昌分宗论的主要用意。“文”即笔墨柔软、平淡,硬即笔墨刚硬、猛燥。沈颢在《画麈·分宗》中亦说得十分清楚:“禅与画都有南北宗,分亦同时,气运复相敌也。”那么,杜中良的山水画属于哪一派呢?

  范迪安在《杜中良国画作品集》序中有言:“中良追求的精神特色是以情造境,情趣横生,在虚心学习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朱屺瞻等大师的基础上,张扬出自己的艺术个性。”

  书法家、艺术评论家郭凡评价杜中良的山水画时也说:“杜中良山水画的绘画艺术属于典型的北方山水,质直伟岸,方峻严整,质直而后,蔚为壮观,表现出坚实丰厚的传统功底……”

  显而易见,杜中良的山水画属于北派,大抵是被业内评论大家公认的。但是,笔者观之,却不尽然。清幽淡雅、平缓连绵、山峦映带、温润清净、素雅苍茫、水天一色、渔舟唱晚、以诗为画、禅意澄明等等,这些南派山水的特点,在杜中良的山水画中,并不少见。

  禅宗的不二法门,同样适用于绘画,法随心生,心灭法灭;法随境起,境变法变。杜中良的观点是:万法归一,不分南北。由此可见,杜中良所谓的“心物一元”,大抵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一切外境的本质是空。第二,一切心识因境而有,本质也是空。既然心与物本质都是空,那么就不难理解“心物一元”了。

  对于“外师造化,中的心源”,杜中良极为重视,且深有体悟。他走遍大江南北,画尽北山南水,千山万壑,尽藏于心中,至于下笔创作,自然思潮喷涌,延绵不断。其山水画,首先是写实,尊重客观世界,然后是写心,抒发个人精神,以此而达到共鸣。对此,著名评论家辛民评价说:“杜中良的画作之所以有感染力、震撼力,就是因为其作品是他真情的流露,这真情源于画家对自然的眷恋和感动……他善于用墨,正如他对黑白有着诗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写,直取山河魂魄……他的作品无一不呈现着从画家心间流淌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呼之欲出,给人一种直取灵魂的感悟。”

  明造化,通自然,发于心,落于笔,“直取山河魂魄”,正是杜中良长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结晶。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曾直白地形容“三境”:“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执迷于世俗外物的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对世俗的否定,对佛法的执著;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却是他彻底摆脱了佛法的束缚,否定了对佛法的执著,即否定之否定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领悟了佛法的真诣。

  向古法和自然取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会进入一个思考阶段,此时那个心中理解的自然的山和笔下的山往往是对立的、矛盾的,正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向心灵取法和自然之法达到一定纯熟度之后,心中的山水和自然的山水逐渐合二为一,此刻,“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任何山水均可为我之所画。

  如今,杜中良先生刚过花甲之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黄金时期,也是创作的成熟期。我们期待的是,人画俱老、返璞归真的杜中良,开辟出山水画艺术的又一个春天!(张燕 高松)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