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艺苑访谈 >> 正文
贵州绘画界亟需进入全国主流评价体系

\

  《版纳风光》袁晓岑作

  “贵州绘画界的声音还不够大。”深有同感的顾朴光说,贵州绘画界的现状是:受经济的制约,贵州的文学艺术对外展示不够,也就难以进入到全国主流的评价体系中;贵州的评论家对本土画家的关注和评论的力度也不够,即便有发声,也因地处边远,传播的范围也有限,这直接影响了贵州绘画及艺术市场的发展。“贵州绘画界亟需进入全国主流评价体系。”顾朴光说。他目前要做的是从事《贵州国画史》的课题研究,为宣传贵州绘画尽一点绵薄之力。

  ★在学术与投资之间平衡

  记者:作为学者,有志于研究贵州国画,一定要分出大量的精力去收藏名家作品么?

  顾朴光: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艺术品投资只要方向正确,操作得当,收益远远超过股票、期货和房地产投资,因此大部分人搞收藏,都含有投资的目的。

  作为工薪阶层的一分子,面对物价飞涨的现实,我搞收藏当然也要考虑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投资并不是我搞收藏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主要目的。cDN-WWw.2586.wAnG因为但凡有一点收藏知识的人都明白,在绘画收藏中,画家名头的大小是决定其作品升值潜力的主要因素。就贵州而言,宋(吟可)、王(渔父)、孟(光涛)、方(小石)“四大家”,外加刘知白,他们的作品一直领跑贵州绘画市场。例如宋、王、孟、方的画,从2005年至今涨了3至5倍,少数精品、孤品涨得更多;刘知白的泼墨山水,8年来涨了20倍以上。而名头不大的画家,8年来画价的涨幅还跑不过物价的涨幅,有的甚至仍在原地徘徊。

  倘若我的绘画收藏只是为了投资,我一定会把收藏对象锁定宋、王、孟、方、刘五人,以及王(振中)、杨(长槐)、鲁(风)、黄(天虎)所谓“新四大家”,外加陈争,这样收益将非常可观。然而我主编《贵州近现代中国画选》的学术目的,决定了收藏对象不能只限于名头大的一线画家,也包括中等名头或小名头的二三线画家,有的画家名气不大,社会地位也不高,但画得不错,也属于我的收藏范围。
  记者:这就产生了学术与投资的矛盾,怎样才能做到二者兼顾?

  顾朴光:一是以藏养藏。2005年以来我先后买过160余幅画,其中100幅编入画集,这一部分作品主要考虑其学术价值,无论市场怎样变化都不会轻易出手;另外60余幅主要用于投资,只要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就将其卖掉,再用所赚之钱去买需要入集的作品。这种方法不但缓解了我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使我收藏中小名头画家的作品时,不致过分考虑经济回报,套用一句俗话,这叫“堤内损失堤外补”。

  二是作长线投资。不少人搞收藏热衷于短线操作,今天买了一幅画,明天涨了立马卖掉。我搞收藏则着眼于长线投资,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发酵来获取经济效益。2006年我在一个拍卖会上以10.5万元竞得一幅宋吟可的《绣》,该画曾著录于《宋吟可画集》,是难得的精品,我还没有把画提回家,一个画商便提出加价2万元把画让给他,我没有同意。

  三是走精品路线。长期以来人们买画习惯以平尺计价,这种方法看似公平,实则极不合理,因为一个画家的精心之作和应酬之作所费时间悬殊很大,艺术价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我的收藏重在学术,因此对藏品十分挑剔,常以超前价格购买艺术精品,随着贵州艺术品市场日益成熟,我的收藏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

  ★贵州画家需要一个拳头打出去

  记者:您觉得在全国范围内贵州的绘画市场如何?

  顾朴光:从创作层面而言,贵州画家可排中等,比周边的广西、云南要强。目前全国都认可的贵州画家有三四人。比如,北京画坛的领袖姚华,若他高寿,成就可同齐白石比肩;刘知白的泼墨,一些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中国山水画的两座高峰之一,另一座是黄宾虹的积墨,此外宋吟可、袁晓岑在全国的影响也较大;当代的画家,如王振中、杨长槐、鲁风、黄天虎、陈争等已颇具艺术和市场知名度。

  但受地域的影响,贵州的绘画市场远不如发达地区。今年1月中旬,贵阳金锤拍卖公司的一场拍卖会成交额为240万元,这一成绩很可观了。但北京的大拍卖公司嘉德、保利,一场都是几亿元。

  本土绘画市场不够发达,同等艺术品质的作品就卖不到好价钱,这就让一些有实力有知名度的本土画家很吃亏。加之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贵州评论家的声音不多不大,贵州画家对外的展示不够,也就难以进入到全国主流的价值评价、市场收藏体系中。

  记者:绘画收藏市场看重哪些因素?

  顾朴光:首先是名头,名头大价格高。如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只要是真迹,肯定是天价;再就是经营运作,这需要一个实力雄厚的财团、公司来操作,加上各种宣传、展览、评奖,很多画家的价位就是这样上去的。当然,经营运作得建立在艺术品质的基础上,否则再运作也白搭。相反,艺术品质再高,没人运作价格也难以上去。

  贵州现在的艺术市场运作能力,不论是画廊还是拍卖公司,离发达地区都有较大差距。

  记者:目前贵州画界在讨论“黔贵画派”的建立问题,我们似乎是在自发地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您怎么看?

  顾朴光:这是好事,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让外界了解自己。事实上,在建立评价体系上,贵州各界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省文史馆的“贵州画卷”,走进北京的“大山之风”美展等等。

  当然,画派的建立是个历史过程,不是人为短期内能完成的。好在贵州的前辈画家以及画坛宿将已经积累了很好的资源,为“黔贵画派”评价体系的建立作了铺垫。希望博物馆、美术馆、美协、画家、评论家、拍卖公司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比如多举办一些高层次的画展,挖掘“潜力股”,搭建好的平台……

  记者:您对贵州国画的评价体系,在《贵州近现代中国画选》一书中似乎展开论述的不多。在您的下一部书《贵州国画史》中会有详细的表述么?

  顾朴光:我认为优秀的中国画有四个标准:一、强烈的时代气息,作品要有时代感,不能泥古不化,因袭前人;二、崇高的美学品格,小情小调、迎合市场的东西不能成为主流;三、浓郁的地域特色,目前能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贵州画家的作品,如宋吟可的少数民族风情,刘知白的泼墨山水,王振中的苗乡侗寨,杨长槐的激流飞瀑……都深深地打上了贵州山水、文化的烙印;四,鲜明的个人风貌,艺术最忌讳的是雷同。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