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艺苑访谈 >> 正文
张扬海归文化:推动艺术市场
  闻春燕:萧先生,您是哪一年回到中国的?在海外居住了多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回到祖国?

  萧瀚:我是1987年应德国及法国政府部门邀请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1988年获西德巴肯霍夫基金会赞助,由他们提供画室进行艺术交流并考察北德艺术,1989年旅居德国。作为德国水墨画美术家协会主席,2001年9月在柏林受议会的邀请,我和刘大为一起在议会大厅进行联合展览的时候,刘先生向我介绍了国内美术发展状况。2002年春天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圆厅,首次向国人展示我的艺术,得到很大好评。这次展览让我深感海归艺术在中国有很大的前景。紧接着在上海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甘肃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举办画展和学术研讨会之后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2003年底正式回来,于北京建立工作室。

  闻春燕:近年来出现了大批海外艺术家回归现象,您应该也是在这次浪潮中归国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

  萧瀚:“海归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限于艺术。第一次是五、六十年代的科技人才回归,建国伊始亟待科学技术强国,中央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回归给予特殊政策和非同寻常的高度重视,那时的钱学森、钱三强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回归为中国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第二次是八十年代的教育人才回归,不少海归学子担当起各大院校的领导职务,主持了教育的新发展,成为各大院校学术的带头人;第三次是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许多经济管理精英人才回国,在各大企业、集团和国家经济金融部门、商贸界造成许多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为经济建设和快速发展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第四次就是当前文化艺术人才的回归。cdN-www.2586.WAnG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好形势激励下,艺术家们要把自己的根落回到本土,他们纷纷回到国内开展创作、教学、交流、办学等等活动。前三次“海归”现象都是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那么第四次同样应该能够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海归现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延伸、扩大,是在全球的张扬。

  闻春燕:您回到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海归派”的艺术进行梳理、研究吗?

  萧瀚:“海归现象”应该说是中国美术史一百年来重大的艺术现象,如果能在中国美术界将这一现象理顺,可以补充美术史的另一个面。不光是我个人,我们这批海归艺术家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为了艺术的发展回来的。我们中间相当一部分在国外至少经过10年以上的艺术修炼和市场拓宽,个人的艺术在异域的土地上进行碰撞、融合,寻找到独特的艺术风貌,有了自己的艺术市场和风格定位。我在很多地方都和大家讲,海归画家的艺术情结和艺术的根在中国,他的回归是必然的,他们出去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回归。

  闻春燕:您回到国内后,有没有感到与国内的艺术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距离?

  萧瀚:从来没有觉得。中国目前的艺术是多元化发展,也希望看到新的面貌,一些画家是走向传统,一些画家是探索中西融合、中西碰撞。其中有一部分艺术家在国外走的是前卫的路子,回国后发现,有时候不被认同,还需要交流和碰撞,这也说明海归艺术家的研究是多元的,和国内艺术家是互补的。

  闻春燕:目前您正在进行或者正在筹备哪些工作?

  萧瀚:有五件事情:一是成立北京海华归画院。海归派的人物的身份有很多变化,有的已经加入外国籍,有的是拿到绿卡,有的是留学生后回国,迫切需要有一个机构进行组织工作,这也是海归画家的共同愿望。所以我们2004年成立了北京海华归画院,它的全部意义就是“海外华人艺术家归国画院”,这是一个以研究学术性为主的画院,将海归艺术家在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我们计划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全面展出。

  二是编写海归艺术家丛书《中国画家——海归篇》,每人一册,每册400多页,全面立体展示海归画家的艺术成就和成长过程、情感生活及交流融合。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向国人介绍海外艺术市场的发展。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由政府出资养活画家的国家,拿着国家俸禄的画家可创作,可以不创作,可以卖画,可以不卖画,但是海归画家必须要通过市场营运来体现自己的艺术价值,这一点和国内很多画家不同。在这本书里,我们就要详细介绍海归画家的艺术市场是如何成长的,介绍欧美市场、港台市场,包括回归祖国以后的国内市场运作状况。

  第三,组织联络全国各地的海归画家准备发起成立“中国海归美术家协会”,通过协会的运作,把全国的海归画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宗旨是:激发海外中国画家的爱国热情,体现他们的创作热情,与中国社会相融合,发挥以文化艺术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并通过海归艺术家群体的力量和在国际上丰沛的人脉关系,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紧密联系和友谊,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传统。

  第四件事情是建立“百年海归艺术馆”。一百年来,海归画家们在国外都有10年——20年或更长时间的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没有进行全面展示,对他们艺术理论上的研究更是空白,所以我们决定要建一座“百年海归艺术馆”来展示这一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回避的美术现象。这个美术馆的功能设施将会很完备,不仅展示海归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注重加强与海外艺术家的合作交流,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与国内本土艺术的碰撞,并确立海归艺术家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在“中国海归美术家协会”成立的基础上,我们将立即着手参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在上海组织世界华人艺术家论坛大会以“上海——海外——海归”为题研讨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并邀请世界各地华人艺术家回国参加大型艺术展和活动,为世博会带来国际文化品牌效应。

  第五,我们还将兴办一所“海归现代艺术学院”,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艺术和教育是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并以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增设国内从未有过的专业科目,填补现代教学的空白,这也是继承第一代海归艺术家回国兴办美术学校的传统。

  闻春燕:这么多事情都是由您负责吗?

  萧瀚:我们这些海归画家的志向相同,只不过我受大家的厚爱和委托,具体负责和主导海归画派各项活动的运作。

  闻春燕:看来对于弘扬和发展海归派艺术,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萧瀚:是的。尽管如此,由于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我感到非常欣慰。加拿大著名画家张步先生,美国杨明义先生、赵准旺先生、蔡楚夫先生,新加坡石虎先生,澳大利亚姚迪雄先生,香港胡永凯先生,英国丁宁先生,日本陈世宁先生,台湾刘国松先生,法国韩玉龙先生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著名画家都在积极响应。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先生的大力支持。

  我曾经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多次赴台讲学、举办画展和写生创作,与各界和政界要人建立了以画为友的密切关系,如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先生,国民党副主席行政院长萧万长先生,新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先生、副秘书长张良任先生,国民党中央书记长许水德先生,台北市市长黄大洲先生等;同时与诸多民间组织和画界著名人士,如中国文化统一促进会理事长任昌鼎先生,贤志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耿荣水先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长梁肃戎先生,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简汉生先生及台湾师范学校艺术系袁金主任建立了深厚友谊。相信“中国海归美术家协会”也可以在台湾岛内成功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

  闻春燕:百年海归艺术馆整个投资预计是多少?

  萧瀚:艺术馆的总投资在3——5亿元人民币以上,这是我首次向社会披露这个计划。最近与相关投资人经过几次磋商,基本达成一致。当然,这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个文化大现象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我们的愿望是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能够使海归艺术家的成就得到全面展示。一个国家的文明是应该有两个面,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文化,海归艺术应该可以成为当下最大的亮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仅可以在本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可以与国外艺术的碰撞、融合,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海归艺术馆的建成,将会使中国文明得到更好的张扬。

  闻春燕:2008年能够建成吗?

  萧瀚:只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就行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要尽快找到一块场地,投资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个困难是全球海归艺术家作品的收集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下个月我们海划归画院的场地装修等工作就完成了,很快可以全面展开这些工作。我们会抓紧一切时间对这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文化现象进行全面研究和推广。

  关于市场

  闻春燕:您在欧美、港台、大陆三个艺术市场都是有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您在这方面有一些感悟,也有很成熟的经验,请您谈谈国外的画家运作方式。

  萧瀚:国外目前是画廊时代,艺术品通过画廊销售,而不是画家本人。国外的画廊是正规的,已经有了声誉,买画人相信画廊经营者的眼光,也相信他的品位,他们会给画家运作作品的市场价格;另外画廊也会严格按照合约履行承诺,共同稳步前进。市场一点也不会乱。回到国内,规则没有了,发现画家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既是创作者,又是个体经营者。中国人有一个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愿意直接到画家那里,认为可以买到真东西,还可以听听画家谈谈创作心得、思想,一起和画家拍照片,认为这是一种荣誉。这些原因造成中国的画廊代理制到现在也不能建立起来,但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拍卖行走到了第一线。在国外,应该是由画廊将作品送到拍卖行,按照拍卖行拍出的价格,收藏者到画家那里去购买作品。按照国外的惯例,走在一线的画廊远比在二线的拍卖行火爆,画廊直接代理画家作品,直接与收藏家、买家见面,拍卖行次之。

  闻春燕:那么在国外画家没有成名之前,应该也会自己出面卖一些作品吧?

  萧瀚:肯定会有。但是,如果以后这个画家与某画廊签约,那么向外界收购该画家的作品就是那个画廊的事情。

  闻春燕:据说国内也有不少画家通过自己销售,年收入可以达到几百万、上千万,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萧瀚:应该有这种情况,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不准确的。一个画家说自己的画卖得很好,有证据吗?没有证据乱说是不行的。另外这些证据应该可查,包括他的价格标准也是可查的。例如:该画家在国际、国内大的拍卖会上有没有记录?是什么画廊销售的?每个月是不是在正规的杂志上可以看到他的画价公布?有没有在国家哪个大的美术馆展出过?等等,由此可以判断他市场的行情。

  闻春燕:这些应该也是您在国外的经验之谈。

  萧瀚:是的。尽管国内与国外有很大差别,但是随着艺术市场的规范,这些条件都是必备的。

  闻春燕:那么您现在的作品在国内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运作?

  萧瀚:我2004年春正式进入中国艺术市场,这一年多来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与画廊建立代理制。我刚回来的时候,告诉一些买家,准备在国内寻找一家画廊直接代理我的作品,以后你们直接去那里买就行了。他们说,不用不用,我们不会去那里买的,我们直接来找你买就行了。我一看这个情况,就算是我找到合适的画廊进行代理也不过是一个空架子。我现在的角色就是双重的,既要搞创作,又要面对买家,还要直接面对拍卖行,一年来拍卖了很多作品都是和拍卖行合作完成的。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同时除在各地重要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外,还参加了国内几个最大的艺术博览会,让学术界和收藏界能认识我的作品,并建立主要收藏家渠道。

  闻春燕:国内的收藏业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的参与,但是企业家有时很难把握艺术品投资的方向,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萧瀚:企业家做艺术品投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海归派”整体形象的出现可以使得很多企业家找到可以收藏的目标,这些作品的升值潜力比较高。海归艺术家在国外已经有了国际名声,有了国际价格,有了苏富比、嘉士德的拍卖价格,有了美国、德国的拍卖价格等等,回到中国来以后,艺术品的收藏潜力以及市场的稳定性非常大,收藏这些作品可以保证投资方向准确,不会失误。

  2001年我的作品有幸在苏富比的拍卖价格进入前十名,目前国内画家还很少人能进入苏富比参加拍卖。2002年我回到北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的时候,公开向外发布作品保值的消息,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北京晚报》、《南方日报》等都作了重点报道,这个行为也是对规范艺术市场所作的表率。实行真迹保值,保证了投资者是零风险。

  闻春燕:实行真迹保值,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才能够确保收藏者和您本人都没有风险?

  萧瀚:三方面条件: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清理。到目前为止,你有多少作品在外面?也许曾经为了生活,便宜卖了很多作品,你说现在要保值,有些人会拿着以前的作品找你兑现,例如你现在的一幅作品是8万,照顾一半还要4万,为了避免用自己过去的廉价售出的画淹死自己,1995年我发表了一个公告,将自己过去不够成熟的作品全部买了回来。这为今后的保值提供了市场纯净的保证。

  第二,画家要画精品,要对每一张作品负责,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收藏家负责,绝不能粗制滥造,因为这些作品可能还会回到你的手中。假如一个企业家今年花了100万购买了你的作品,有可能明年企业运转不好,需要现金周转,他把自己的画拿出来找你,你就要出钱收回来,所以作品绝对不能应付。这些作品还要卖给别人,应付的作品,怎么卖得出去?这是第二个要素,就是要有精品意识。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保障。我能做到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我可以在中国不卖一张画。十几年来我在欧洲、港台的市场已经很成熟,用这两个市场的收入作为保障,来撬动中国市场;第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作品的收入,我可以一分不用全部存在银行。如果说有一天所有我在中国卖的画在同一天同一时刻都需要找我兑现,我也可以做到在同一天同一时刻把钱还给他们。所以做到保值没有什么问题。

  这三点就是我能够做到保值的根本原因所在。

  闻春燕:不是所有的画家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萧瀚:那是自然。我还没有看到国内哪一位画家这么做,现在他们能够做到的是“保真”。

  闻春燕:那您能否告诉我,从刚开始实行保值到现在,您大概卖了多少张作品?

  萧瀚:我不愿意多卖画,精品是需要花时间创作的,艺术品的增值也与存世量有关。画家的作品如果大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上,那么上升幅度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别人手上,大部分的作品掌握在你自己或者少数几位认同你艺术的收藏投资者手中,画家本人也对市场负责,那么市场的价值就会稳步增长,不会出现哄抬和跌落的困境,也会受到更多收藏者的认可并得以健康发展。我举个例子,吴冠中的画多吗?不多。他一生能卖几张画呢?很多人都没有他的作品,他的价格却很高,除了他的艺术和作品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外,就是因为他的作品被少数人收藏了,所以他的市场不会乱。傅抱石的画也是一样。如果一年卖个上千张,那么价格肯定不会涨得很快。

  闻春燕:您是如何把握这个节奏呢?

  萧瀚:这要看画家的艺术向前发展的步伐是怎样的,如果今年是这样,明年还是这样,没有大的进展,那么你的作品涨幅一定很慢。反之,如果作品一年比一年好,那么收藏家也会越来越关注你的作品。涨幅自然会快。

  闻春燕:我的意思是,画家是不是需要制定一个每年销售多少作品的计划?

  萧瀚:不能按照这种节奏发展。我一年创作的作品不需要在市场所有的地方开花,基本上希望卖给我的几个主要市场。2002年我刚回来,遇到一个老板要将我所有的画都收藏了,我没有同意。在中国这个不成熟的市场上,形成的这种画家与收藏者之间的关系很难维系,因为你不知道他要如何运作,危险性很大,如果说有一天,这个企业出现问题,买了我这么多作品,很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抛售我的作品,造成我的艺术作品市场的混乱,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掌握我作品的人的因素,我必须时刻关心他的健康、他的生活,他的一切。我不能将自己全部的艺术市场交给他,把我的命运与他一个人紧密相连,这也是很危险的。

  闻春燕:那么您希望建立怎样的收藏圈?

  萧瀚:最好是选择五六个或七八个人共同来收藏我的作品。举个例子,1984年以前吴冠中的作品还未形成市场,美国几个华人买了许多他的作品并与当地一家拍卖行拍卖他的作品,随后新加坡有一家画廊买了他的画,再后来台湾也有一家画廊开始卖他的作品,还有中国大连钥宝斋大量收购他的作品,这就使他的作品价格做到有计划地提升和规划。现在吴冠中的作品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些地方。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规律,我一回来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萧瀚你一定要多画,最好人人手中都拥有你的作品,这样大家可以把你的价格抬上去……目 前中国还是只认可这一种方式。我觉得每一个画家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你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市场上以什么价位出现?如果你画了几千张,上万张作品,以广种薄收的发式廉价出售,那么你的价位回高吗?还如何做到有计划的价格提升?我是每年在自己精力允许的情况下,画一些精品,给投资者做有计划的收藏和价格涨幅,规范自己的市场发展。

  闻春燕:对于收藏者您是如何选择的?

  萧瀚:首先是这个人一定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投资意识,第二是一定要相互了解。有了成熟的市场理念,对于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应该从画家自己做起。我刚回来的时候到处搞展览,很多人不了解我,看到作品好,但画价不低,不敢买,我坚持自己的价格,没有让步,哪怕一张不卖也不要紧。这才过了一年多,由于我对市场负责和作品求精,并和几位主要收藏投资者交朋友,达到共识和理解,所以我只要有作品他们都会来买。我在中国艺术市场的模式已经形成了,我现在要做的是坚守做自己的市场的纯洁性,坚守精品意识,把握健康实际的增长幅度。人为操作的价格直升会使你的市场崩盘的,我在国外市场也看到过这种现象。

  闻春燕:您多次提到“精品意识”,看来这应该是艺术家保持良好艺术市场的根本。

  萧瀚:是啊。不光是坚守“精品意识”,艺术家一定要注重建立艺术风格、艺术品牌。很多画家没有自己的画风,像黄宾虹、像齐白石、像这个像那个,就是不像自己。就拿一场京剧晚会来讲,如果梅兰芳登台,就不会有他的弟子同台表演,因为人们都愿听梅兰芳本人的演唱,但有可能登台亮相的是一个唱儿歌的小孩,这也因为是不同的表演。这个例子说明,一个画家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就算是不成熟,也会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张大千独创了泼彩画法,以大泼墨大泼彩开写意山水画先河;李可染独创积墨法,以西画逆光写生融入山水画,层层积染,墨浓淳厚。我遵循前辈大师的精神独创了积彩法,多层次积彩,形成冷暖对比色调水墨画,这就是我的艺术风格、艺术品牌。

  闻春燕:作为海外回来的艺术家,您今天详细介绍了“海归现象”、海归派的艺术发展前景和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状况,以及海归派在中国美术界的发展大计,另外也谈到了中国的艺术市场现状,并且通过您个人的例子告诉大家规范艺术市场的正确途径,相信这些会对大家有很大启发。我们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随时关注“海归派”的动态。非常感谢!

  萧瀚:谢谢。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