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艺苑访谈 >> 正文
专访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

  6月29日至7月1日,中国国家大剧院创作的大型史诗京剧《赤壁》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城堡剧院成功上演,打响了《赤壁》欧洲巡演的“头炮”。

  演出3天恰逢欧锦赛,又赶上维也纳有记载以来的历史最高气温,但容纳约1300人的剧院3天几乎场场满座,且绝大多数观众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每场演出,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高声叫“好”。即使在7月1日欧锦赛决赛之日,剧场的上座率依然超过90%。

  一个讲述中国历史故事的京剧,为什么能够成功登上世界音乐之都的舞台,并获得欧洲观众的如此认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

  陈平说,奥地利是此次中国京剧《赤壁》欧洲三国巡演的第一站,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用欧洲观众能够接受的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他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但中国传统京剧注重写意,舞台也十分抽象,比如典型的舞台布景就是一桌两椅。然而,考虑到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差异,中国的这一国粹艺术如果完全坚持这种传统的程式,不要说欧洲观众,就是我们中国的青年人接受起来也有一定困难。因此,中国京剧的走出去需要保持传统,但也要略有创新。

  京剧《赤壁》就是遵循了尊重传统、略有创新这样一个原则。它一方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唱腔、韵律、服装、脸谱和表演程式,同时又在舞台布景、场景造型以及灯光和舞台效果等方面大胆创新。cDN-WwW.2586.WanG用做歌剧的做法来做京剧,将《赤壁》做成了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正歌剧。这使欧洲观众首先有了一种相似感,使他们更愿意也容易了解剧情,从而拉近了观众与本剧的距离,欧洲的歌剧观众也能对中国的京剧产生兴趣。

  陈平介绍说,为了帮助欧洲观众了解京剧艺术和《赤壁》的故事情节,《赤壁》赴欧前做了大量精心准备,其中包括为所有唱词和对白配上德文字幕。

  此外,《赤壁》在奥地利演出期间请来了一位奥地利知名话剧演员,用德语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京剧表演艺术的一些特点进行导赏和解读。此人曾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的京剧等戏剧艺术颇有了解。在讲解中,他形象地将于魁智比喻成中国的多明戈或帕瓦罗蒂,将李胜素比喻成卡拉斯。他还十分幽默地解释了京剧表演艺术中的水袖、眼神等动作的含意,及中国人欣赏京剧的习惯。

  陈平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在中国经济迅速繁荣发展大背景下,一个文化大国自强和自信的具体体现。为此,中国也就更需要拿出自己的顶尖艺术、国粹艺术,去登上西方的艺术大雅之堂。此次,《赤壁》登上的是维也纳城堡剧院,这是德语地区极负盛名的剧院之一。在这样的剧院上演中国国粹,也是对自己艺术的尊重。

  陈平说,欧洲人民是崇尚艺术的人民,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品味。精湛的艺术、优秀的艺术家终究会被欧洲观众所理解、尊重和接受。所以,艺术无国界,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真正的艺术精品,而且通过适当的平台和运作方式,才能够真正走向世界。

  在维也纳演出之后,《赤壁》还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捷克布拉格上演。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