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拳指书画奇人来韶献艺


 

  书画

  原来与笔无关

  在北江广场一个不大的摊位前,记者看到了身着唐装的唐世友。台面上一张雪白的宣纸摊开,一个瓷碗盛着满满的墨汁。只见他稍卷袖口,弯下腰,右手握拳在墨汁里蘸了蘸,便开始在纸上挥洒自如起来。一抬手、一停顿、一提拉、一舒展……只见唐世友气定神闲,一笔一划都苍劲有力,几个大字转眼间就跃然纸上。不知何时,他的摊位前已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大家啧啧称奇的同时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见大家看的还不过瘾,唐世友又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表示要在背后作画。一滴水、一滴墨、一双手,要在这小小的长9厘米,宽不足6厘米的名片背后作画,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只见他手掌内侧轻轻一压,便成就巍峨的高山,食指指腹稍微按几下就成了苍松林立,无名指点点便是怪石嶙峋……转眼间,一幅高山流水图出现在大家面前,唐世友题词“指点江山”。看到这,不少人感慨,以前只知道用毛笔写字作画的,用拳头、手指的这还是头一遭见。

  绝技

  苦难磨砺而成

  说起如何练就拳指书画这门绝活,唐世友说要追溯到他小时候。cdN-wwW.2586.waNg“我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农村,是名孤儿,与伯父一家一起生活。小时候家里穷,学写字时买不起纸墨,便用手指蘸了水在地上写。”唐世友说,就是小时候的这段经历给了他启蒙,也让他对手指来书写有了最初的兴趣。虽说只上了中专,但他对文学、对书画的爱好从未断绝过。后来有了工作,有了家庭,身上的负担一下重了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街上有人卖字画生意还不错,小时候那用手指写写画画的场面又浮现了出来。于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决定只身外出卖画。

  最开始只是用手指写字,写得也不太好,后来练习的多了也就越来越熟练。”唐世友说,他的绝活都是靠苦练,一点一点慢慢练成的。“用手指写的字比较小,有一次有客人要求写大字,我就开始尝试用拳头来写。”用拳头写字比用手指写难上许多倍,因为握拳的力度,指头各部分的运用,蘸墨的多少都有讲究。要用手握紧墨汁,还要保证书写的连贯性。墨少了笔迹淡,笔画会断开;墨多了则不好控制。唐世友说,书画都是靠苦练出来的,要有耐心和恒心。他也曾教过自己的孩子,也带过徒弟,可是没有一个人有毅力跟他学下去。

  诗词

  永远难舍心头好

  “巴黎胜景塔端观,俯瞰名都天地宽。今世有缘瞻圣母,凡心俗气尽消然。”这是唐世友应邀出访法国时,在埃菲尔铁塔上所做的一首诗,也是他数千诗作中的一首。他的书法作品中除了古人的诗词,也有一些是他自己的诗作。唐世友说他最喜欢的就是一些奇联妙对和回文藏头诗联。

  “诗、书、画是我的‘三绝’。”唐世友说,在他的足迹踏遍中国大江南北时,他的诗作也遍布天涯。“我喜欢每到一处就做首诗来抒情达意,一些诗作也获得了国内外的各种奖项。”记者笑言让唐世友以韶关作一首诗,他表示这是第一次来韶关,对本地的一些风光景色、风土人情还不了解,稍后会再考虑作诗。说起有何诗作让他印象深刻,他以“自处超然、处事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六然训”与大家共勉。

  游历

  带老伴享受余生

  今年71岁的唐世友已几乎走遍了神州大地,他说今年4月份才从美国回来,目前已经接到邀请去俄罗斯出访。而这次应邀来韶关大概10天左右,希望把拳指书画这门艺术带给韶关人民看看。

  年轻时为了养家,唐世友奔波在外,妻子则在家照顾小孩。如今年纪大了,他说想带着老伴一起走出家门看看世界。记者看到了在他一旁的老伴赵阿姨,她很安静地在旁忙里忙外打扫卫生。“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不可能走那么远,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唐世友表示,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自己的老伴游山玩水,写诗作画,共度余生……(记者 刘娜)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