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仿米氏云山元人作

纸本浅设色,纵57厘米,横35.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浅设色,纵57厘米,横35.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米芾独创“米氏云山”,自成一家,摒弃自荆浩以来已经渐渐成熟起来的勾、皴技法,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其子友仁,继承家学,所作山水,亦草草而不失真意。“米氏云山”,通常以极淡的墨色勾出卷云的轮廓,而重点在以浓淡变化丰富和水分极大的墨色烘染出蒸腾之势;山体仅用淡墨渍染出轮廓,再依结构以大小错落、由淡而浓(或以浓破淡)的横点层层叠加,渲染山体的雄厚与草木的华滋;以极简之笔勾出房舍、树枝,再以浓淡相间的大横点点叶。画面的整体效果,使人如临烟雨迷蒙之境。

  米芾中年长期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江南山水的烟雨明晦,幽壑空蒙,正是其“米家山水”的源头所在。当然这里面也存在文人因素的影响。米芾是书画学博士,天资极高,又精于鉴赏,因此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也是支撑起他那种以虚为主的画面的重要力量。cDN-WWw.2586.wanG米芾自谓绘画乃“自适其志”,至米友仁则更进一筹,认为文人所画只是“寄兴游心”的笔墨游戏而已。

  因此,对于一种画风的传承来说,较低的操作性与巨大的画外功成了“米氏云山”不能成为山水画主流的原因。自元代起,“米氏云山”的继承者一直不是很多,只是在鉴赏上把它作为山水画的某一种高度。即使在继承者中,真正能得到米氏遗法者也仅限于一二人而已,如高克恭、方从义。

  元代这幅不知出自谁手的《仿米氏云山》,属于高克恭一路。画面中的笔法与墨法虽仿米芾,但已是变了味道的,把一些有感觉的、有生机变化的笔墨语言变成了一种程式。另一方面,从山水气象来看,这幅画也与高克恭的仿米氏的山水画属于一种风格,即画面厚实稳重,具有一些北方山川的气象,弱化了“米氏云山”中虚的、柔软的部分,加强了实的部分,连白云都是实实在在的。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