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册页(图1)
《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册页(图2)
《黄宾虹像》(图3)
《黄宾虹像》(图4)
笔者在上期《美术报》中《简论中国近现代名家人物画的辨伪要素》一文中,对中国名人书画的辨伪从世界观(宏观)和方法论(手法)等方面作了论述,比较抽象,在这篇文章里,我从实践的角度进行阐述,以《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黄宾虹像》两件作品的真伪对比,将笔者在具体工作中亲历辨伪的认识与诸家共讨。cdn-WwW.2586.Wang
《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册页(图1),是由清代晚期著名画家任熊所绘,现为杭州博物馆(原为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为《清任熊人物册》中的第十册页。该作品为绢本设色,纵21厘米,横27厘米,画上题跋:“吾生而肥,弱冠而羸不胜衣,既立而复渐以肥,乃至于若是之痴痴也。盖年已历于知非,然则今日之痴痴,安知其不复羸羸,以庶几于山泽之癯耶?而人又安得执斯图以刻舟而守株?噫,龙耶?猪耶?鹤耶凫耶?蝶栩栩耶?周蘧蘧耶?畴知其初耶?渭。越日并录句。钤朱文‘渭长’印。”落款:“背摩青藤先生自写照,渭长。钤朱文‘渭长’印。”任熊是“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浙江萧山人。幼时家贫,跟塾师学画人像,后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曾流浪到宁波,得遇名师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学画,深得宋人笔法。画法宗陈洪绶,其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是绘画全才。与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这幅册页所画人物线条遒劲,造型准确,神态生动,用墨浓淡层次分明、恰到好处,画上所配的款识紧贴人物主题,书法隽逸而老辣。2011年5月,北京宣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与此册页类似的《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册页(图2),纵21厘米,横23.5厘米,起拍价是5,000元至8,000元。两幅图对比:一是两图绢的颜色不同,拍卖的图2偏黄褐;二是人物造型两者看上去貌似,但细审(图1)杭州博物馆的线条干净利落,面部的细节精准而生动;而(图2)拍卖作品的线条柔弱、面部生硬;三是款识的书法两者比较起来差距更大,拍卖的生硬笨拙,其中“衣、大、人”3字,(图1)杭州博物馆的作品有笔画加粗的痕迹,而拍卖的不见此特征。四是题跋的印章,拍卖的是白文“任公子”,而杭州博物馆的是朱文“渭长”,以上分析,真假自然一目了然,拍卖的是摹仿杭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一件。
《黄宾虹像》(图3),为周昌谷1959年所创作,人物面、手部用线条和敷以浅绛来表现,衣服则是用破墨、焦墨等丰富墨法参以线条来表现,把中国传统的用笔用墨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淋漓。同时也是对大师所倡导的“内美”和团团浓墨一扫四王以来的萎靡因袭画风胆魄的崇敬。周昌谷(1929—1985)号老谷。浙江乐清人。自幼喜爱诗文书画,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周昌谷是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对传统笔墨技法深有研究,尝潜心学习八大、石涛、徐青藤、吴昌硕、黄宾虹等人作品,并赴敦煌临摹壁画。又对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色彩亦有所汲取。善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将传统花鸟画用笔移植于人物画中,用色和运墨极见匠心。尤其是吸收了西画中自印象派以来的色彩处理方法。如《荔枝香》、《芙蓉花下》、《荷塘一角》、《荷塘牧女》等,满纸敷色,少留空白,画面上是大面积色块的强烈对比,受到林风眠风格十分明显的影响,其用色明艳亮丽、饱满充实,画面给人满眼绚烂流动的色彩。这幅《黄宾虹像》是用中国传统水墨加浅绛来绘成,在画的左上侧有潘天寿的题款:“画家黄宾虹先生像(篆书)一九五九年盧橘黄时,寿题”,钦白文“潘天寿印”。右下脚作者自题“周昌谷作”,钦朱文“周”印。在周昌谷人物画创作中,用传统笔墨创作而且请潘天寿先生为其作品题款的好象仅此一件,足以说明这件作品是周昌谷的得意之作,也是受到潘天寿赏识的画作。2006年上海华星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上,把类似画面的周昌谷《黄宾虹像》(图4)以估价6,000元-8,000元上拍。两幅对比:一是画面造型和笔墨风格基本相同,均采用水墨加浅绛为之,拍卖的作品(图4)局部有省略,造型的用笔用墨技法不如前者。二是题跋有差异,(图4)拍卖的题跋是:“画家黄宾虹先生像(篆书),丙辰(1976年)周昌谷写之”,钤印白文“神州”、朱文“周昌谷印”。这显然与前者有较大出入,且水平也要次之,应该是他人临摹周昌谷1959年所创作的《黄宾虹像》;三是书法差异,(图4)拍卖的所题“周昌谷写之”几个字,显然笔力甚软,均未达到周昌谷书法的高度。
以上列举的任渭长和周昌谷创作的人物画,与在拍卖行出现的类似仿冒作品的比较,在艺术水准上相差明显。从中给我们对中国近现代书画名人的人物画真伪鉴别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看一幅人物画,当确定不了真假时,查找作者的相关作品来作比照是十分重要的。时下各种书画拍卖很多,参与者大都不是专业人员,对艺术水准的把握缺乏鉴赏能力。有的甚至连极为粗糙的仿制作品都识别不了,笔者在博物馆工作期间,时有人拿着黄宾虹、沙孟海、齐白石等名家书画来鉴定,所见大都是一些低档次的仿制作品,个别高仿品也有,实际上只要将作者相关真品拿来一对照,伪作不攻自破。其次,题跋的书法功底的好劣也是衡量真伪的重要依据。上面列举出的(图4)拍卖的周昌谷《黄宾虹像》所书“丙辰周昌谷写之”,笔力很软,稍有懂得周昌谷书法鉴赏知识就能判断出这不是周的书法,自然可以断定其是伪作。
再次,从作品的起拍参考价也可以说明作品的真伪。拍卖的两件作品(图2和图4)参考价上限均在8000元,从真品的一般市价而言,至少后面要加上一个零,即80000元。现在拍卖市场似乎形成一个潜规则,凡有一些问题的作品,价格都会比较低,买家以为侥幸捡一个漏,但这种机会几乎为零。最后,可以从印章来鉴别真伪。目前高科技手法通过电脑来制板,逼真度很高。不过从印泥的颜色也可以作一定的鉴别,如上面举例的任伯年《背摹徐青藤先生自写照》册页,真品的印文红色沉而不艳,是一种朱砂印泥的红色,而假品的印文鲜红而发艳,显然不是朱砂印泥而为。
总之,对近现代名人书画的鉴定,应该立足对作品的真伪信息的把握上,同时结合相关要素来具体分析,从中得出较为科学的鉴赏评估。■赵幼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