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理的绿之梦
卫理新出画集《国墨彩云南》(以下简称《国》)是他多年云南之遁的结晶,是他绘画生涯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他“禅象国墨”理念开始走向成熟的集成。
卫理跟人交谈时,总会情不自禁带着楚腔,神情激昂地宣说他这个楚人的滇人情结。那就是不堪现代都市的喧闹嘈杂,使他的画笔无从抒写,国墨无从挥洒。于是,他打点行囊,天南地北,到处寻觅,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后的逃遁——那就是云南。
首先感受到的是,古老楚人一样的原生态生命的活力震撼——云南山水,天成国墨般的基色底蕴,以及那没有季节,连冬天都充满了梦幻般变化多端,绿意都是彩色的生机。也许这将是人类在北回归线上仅存的生命启示了。于是,他流连徘徊,将生命融入了这天然趣成的国墨彩云,并说将终生活动于斯,成为最后的归宿。近十年的以国墨表达彩云,就是表达自己,并且誓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转换成无限的国墨彩云,遂有《国》的集成与超越——生机盎然,活力弥漫。
翻开画册,如彩云的天然生机般的生命气韵、艺术美感扑面而来,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一是尽显生机灵气。许多画面不再呆滞,完全活了,并活出了生机灵气。云南那种远山蕴集而成的浓墨,如《雾里山》的倒影,《山照》的墨韵静气,《山魂》那种云气翻腾的气息都画出来了。
二是超象的全象。他的画已不再是一地一景的实写,而是云南神韵的全现全象,整体把握。CDn-wWw.2586.wanG《国》中没有哪一幅是某种似曾相识的山水花鸟,却又无不是彩云南独有的生机神韵。
三是意蕴的品味。《国》中的画“立象以尽意”。然而,其象是全象,意则非意,完全融入非象中,象意一体,找不到一丝意痕,却充满意味。如《森之歌》,你无法说出要表达什么,却又意味无穷,做到了不可言说,只可品味,有心道不得。象是“象外之象”,味是“味外之味”。大象无言,大意微言。
四是画面的震撼。卫理的画,虽是全象,但也多为一观,鲜有大手笔。但《国》画集却有了虽是一面,却大气磅礴,如《彩云之南》大理、丽江那种大气与飘逸的气息扑面而来。《满山润金》虽是蕴集,却让人感到浓郁的分量。
《绿之梦》是卫理画中少有的长卷式大作。观其画面,不禁联想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气到神似地将宇宙、人生、历史融为一体,又是如此轻空超逸地表达出来。
纵观卫理的画,有一种难说不可说的禅意。你看那画面,多给人一种梦幻深幽、境近意远之感。那大地山水、林间云水中蕴集的,飘逸得梦气朦胧,有一种沉郁、飘逸的风格。
卫理的画,所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勃勃的生机,顽强的气息,独立的存在,张扬的个性。
清末文人丘逢甲说:“滇南草皆有佛气”。这股佛气,不就是中国传统画家孜孜以求的那种空灵之气,静寂中一草一木、一石一泉都无不尽显着生命力吗?这不就是人与自然、与万物一体共有共生的那股灵气吗?就是这股灵气,让卫理融入国墨彩云中。
在卫理画中,几乎看不到其他生灵。惟一的生灵就是一只或数只小鸟,且不起眼儿,那不就是他要表达的生命灵性的存在吗?
小鸟独怜幽梦,红果数点飘熟,彩韵眩晕,诗意深藏。《国》玩味后,人,渐入飘渺朦胧中;心,却淡出绵绵诗意。
山道
此中有道
唯鸟可去来
栩栩如生的林气
花开花落的丰采
禅荷
清水红花
风荷绿叶
世间沉睡的梦幻惊愕千年
空中开放的花儿响彻一瞬
禅叶无界
鸟是蝉音的飘落
花是山魂的媚笑
回望的瞬间
林深叶密
海纳百川
山在水里见到了自己
却不知它是不是山
山是映在水里
还是飘在雾中
山魂
这里悄悄低语
那边升起云雾
本来无色
却如此浓郁
喜逸青山外
看见你不是我
自己就陌生了
看见我就是你
鸟儿在偷笑了
(吴正荣)



却不知它是不是山
山是映在水里
还是飘在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