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书画解读 >> 正文
西风烈,艺途迢迢——舒春光边塞风情画印象
  打开首都师范大学舒春光教授的《边塞风情》画集,似有一股“西风”扑面而来。那一幅幅优美的画作,不但反映出西部地区的独特民风和地域风貌,而且也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秩序、艺术秩序的独特感悟和深切体验。这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追寻、对自由精神的表达。舒教授的画崇尚虚静、单纯。读他的作品,能使人明心见性,感受到自然之美。在他的画里,笔墨不仅是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表达,更是融儒、释、道为一体的中国画写意精神之所在。
  笔者曾现场观舒教授作画,他的创作状态是自由而无滞碍的。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美感与艺术创作中稍纵即逝的灵感,并一一诉诸笔墨。这正是客观物象中的内在精神与画家的心灵达成的和谐与统一。在创作中,一些细节确实能够被精湛的笔墨韵味和独立的审美特征所升华。当然,这要看艺术家对这些细节的把握能力。
  舒教授以灵动、单纯的笔墨构成了自身特有的绘画形式。同时,他又使笔、墨、水、纸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其创作过程中,毛笔的柔韧、劲健,以及顺、逆、藏、露等不同的笔法能够协调在统一的画面上。在宣纸的渗化作用下,笔法的疾、缓稍有不同,便会在画面上呈现出不同的情境。墨的变化更加丰富,每注一滴水、每蘸一毫墨,画家的情绪都会发生微妙变化。所以用笔、施墨之间,虽有法可依、有形可循,但画家又非写形、写法,实乃写心、写生。笔墨倾注的是一己之情感,笔与墨的变化、墨与水的交融、形与神的契合,都在有无之间体现画家先天之才情、秉性与后天之修为、学养。这充分体现了舒教授在一瞬间生发于内而行之于外的迁想妙得,在心物交感中达到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cDN-www.2586.wAng欣赏其《踏雪图》(见附图上者),在被白雪覆盖的山脚下,几只骆驼似乎在悠闲地欣赏雪景。它们被安排得有主有次、神态各异,给观者以拟人化的感觉。其《赶巴扎》描绘的是边塞大漠的人们赶往巴扎(集市)途中的情景。画中人物个个风尘仆仆,有如一座座富有生命力的雕像,人与动物穿插有致,画面熔表现性与装饰性于一炉。在《秋色》中,作者运用中国画中少见的特别技法,刻画秋天里似有似无的远山,用苍劲的笔法画出近树,使画面虚实相生,观之令人欣喜。作者在《冬韵》(见附图下者)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洁净的银色世界。画作中点缀了两只小鹿,使画面顿时有了生气。特别是对山的刻画,采取了外形具象、内形抽象的手法,让观者产生无尽的遐想。品味他的作品让我有两个感受:第一,画面清新、雅致,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第二,作品中蕴涵着一种大胸怀、大气魄,那是画家大手笔的体现,观后令人心生敬意。

  舒教授的画还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朴素和自由。这恰恰是众多画家追求的一种大朴之美。因为朴素,艺术的本质最容易再现出来;因为自由,就会给观众更多的启迪和引导。其实,中国的绘画在“成教化,助人伦”之外,还能让人从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释放。在快节奏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舒畅和慰藉。舒教授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在绘画方面的展示,恰恰反映在这两个方面。既是朴素的,又是自由的,这也正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崇高追求与艺术取向。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