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扶犁回望——杨力舟·王迎春艺术回顾

\

慈母手中线

  画坛伉俪杨力舟和王迎春携手共度一生,共同谱写传奇的艺术人生,合作画出了《挖山不止》《黄河在咆哮》 《太行铁壁》 《太行烽火》等载入共和国美术史的经典名作。

  展览将展出300余幅作品,首次向公众集中展示二位美术家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和杰出贡献。圆厅展出他们合作的主题性代表作,后圆厅为艺术年表和主题创作的文献梳理,东2、 8厅为王迎春专厅,展出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和黄土风情系列,西3、9厅为杨力舟专厅,展示赛马和陕北牧歌系列。下午15时在中国美术馆七楼报告厅举行专题研讨会。

  黄河、太行是他们永不言倦的创作母题,也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二人合作的大型主题性绘画追求雄健刚毅、肃穆崇高的美学价值,其他探索性创作则呈现出清新自然的乡土情结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真情真性 开拓掘进

   在我心目中,杨力舟、王迎春伉俪不愧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园地的“金牌组合” ,联手创作多成时代精品,分别创作各展个性风神,天造地设,成就斐然。cdN-wWw.2586.wAnG

  他俩同在1942年生于山西,同在15岁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 17岁联手合作年画《四女跃进图》发表, 19岁同时考入西安美院,毕业后同回山西在印刷厂当美工。1969年合作油画《平型关大捷》陈列于战役遗址纪念馆。1972年合作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主席给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的谈话》入选全国美展。1973年合作中国画《挖山不止》入选全国美展。1977年合作《太行浩气传千古——朱德肖像》入选全军美展。1978年同时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两年后毕业合作《黄河在咆哮》获叶浅予奖学金。1984年合作《太行铁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此后二人不在同一单位,各自创作。直到2009年合作巨制《太行烽火》 ,再创新高。

  五十多年的艺术耕耘,他们以笔代犁,在人物画领域不懈探索,开拓掘进。创作中时分时合,却无不浸透了最为可贵的真性情。性乃人之本性。 《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人的天赋、性格基本是一个定数。情即人之情感,《礼记·礼运》谓“喜怒哀惧爱恶欲” 。情随境迁,是一个变数。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足见情为艺之要津。所谓性情,是可变的情感与相对稳定的天性的结合。画家的性情在作品中毫不矫饰地自然流露,会化出一种气象;其与精神人格、学识素养、艺术技巧等因素相融合,则成为一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格调。气象有大小精粗之别,格调有高低雅俗之分。杨、王的真性情、大气象、高格调是名实相符的。

  我最早知道他们,是1973年他们合作的《挖山不止》出版面世。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区,就在我们江苏省美术馆,我有机会反复观赏他们的金奖之作《太行铁壁》 。也就在这一年,杨力舟调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我新任省美术馆副馆长,从此我们有了直接的联系和交流。正是在他的热心操持下, 1986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美术馆工作会议,第一次就美术馆学进行探讨,起草了我国第一个《美术馆工作条例》 ,确立了美术馆的性质、方针、任务、科学管理、长远规划等重要内容,为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三年后,他调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馆长,我们的联系更加频繁,对他的了解和感受更多,与王迎春也逐渐熟悉起来。

  通观他们的作品、为人、著文,我觉得他们性情中最主要的共性是耿直而善良,颖悟而勤奋,执著而顽强,既主持正义又嫉恶如仇,既富于历史责任感又不放弃个性化的艺术追求;深层的精神内涵则是浓烈的黄土情结、黄河情结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情结。因而他们既有合作的史诗般的鸿篇巨制与黄河交响曲,又有个人创作的各具风神的农村生活抒情和生命精神赞歌。

  中国画这一传统画种,在创作重大题材时,其语言表现力往往受到质疑。如果站在文人画的视点来考量,确是存在欠缺。但幸运的是有了徐悲鸿、蒋兆和、黄胄等先贤开拓的20世纪人物画新传统,在这条道路上奋力前行的画家不在少数,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继承传统笔墨精华,融化外来艺术因子,借鉴新的表现技法,种种探索使中国人物画出现了新格局、新风采。这当中,杨力舟、王迎春的贡献是相当突出的。他们先后受教于刘文西、蒋兆和、叶浅予等大家,对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写意精神”领悟尤深,即使写实也坚持以意象美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又融入了西方立体主义构成及表现性、象征性因素,勇于探索,因情造境。故而他们合作的几幅代表作,每一幅都有一种新的艺术追求,带来一种新的审美样相。

  “文革”后期问世的《挖山不止》 ,是形神兼备的造型能力与意象笔墨的巧妙结合,山石环境的虚实处理显示出不凡的山水画功力。简洁明朗、气势雄浑的画风,令他们崭露头角,当时几与杨之光的《矿山新兵》并驾齐驱。由于他们与陈永贵有较多接触,没有刻意“高大全、红光亮” ,而是突现其农民劳动者的本色,故而亲切感人。在他们心中,陈永贵如同古代神话“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画题即点明了这一精神意向。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他们的毕业创作选择了以《黄河大合唱》为母题,因为同类画作已经很多,这一选择风险很大。然而,他们的《黄河在咆哮》却成为独到表现的范例。在构思上,由叙述性转向表现性;在笔墨上,由装饰性转向写意性和书写性;尤其是船和水的关系处理,运用大量空白,把水集中在往前倾泻直冲而下的大弧线上,更强化了波涛汹涌的浩大气势,从而也更凸显出人的英勇顽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歌,也是他们水墨写意精神的又一次展露。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为现当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物画家所钟情。机遇与挑战同在,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囿于具体事件的叙述,或艺术手法似曾相识,乃是此类作品易遭非议的主因。杨、王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为母题的两件作品,却全无上述弊端,充分显示出他们不懈掘进的开拓精神与“特异功能” 。

  《太行铁壁》打破一般表现具体历史故事情节和场面的真实,采取群雕式的象征性构图,将为民族生存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融于山势之中,铸成铜墙铁壁,巍巍太行山成为抗日军民的纪念碑。人物组合与岩石结构吸收立体主义构成,若干竖长斜线形成总体节奏;又以宋代斧劈皴法,侧锋方硬之笔勾线,湿泼干擦,痛快淋漓。显然,这幅画的艺术语言已大异于一般意笔写实水墨人物画,叶浅予先生赞扬“这是中国画讲究笔墨的特殊效果” 。获得金奖正是实至名归。

  《太行烽火》仍以象征寓意为主旨,但构图布局、造型语言却完全另辟新径。借鉴古代壁画散点透视和超时空的构图方法,采取六条屏样式,又随机用拼接法贯通气脉,将丰富的历史内容交错穿插,安排在几何形构成的大气势之中,造成既有新颖强烈的视觉张力,又有耐看耐品的细部艺术效果。山势作抽象化处理,用耸立的山势立体块面,衬托人物动态与组合。整幅画山为虚,人为实。左上方用剪影式大写出象征祖国母亲的老妈妈,犹如刻在峭壁上的石雕;其右上角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八路军领导,从母亲怀抱走出来的则是浩浩荡荡的青壮民兵。大胆的平面分割和立体造型形成明暗对比,构成时空历程,使现代感与历史的真实相统一。总之,既没有因追求形式而削弱精神内涵的表现,也没有因内容需要而放弃形式的追求。如果说, 《太行铁壁》是一座崇高伟岸的纪念碑雕塑,那么《太行烽火》则是一首气势雄阔的交响乐章。

  人们常说,杨、王组合可谓强强结合,互动互补。杨的胸襟气度,王的激情洋溢;杨的理性思辨,王的艺术感觉;杨的造型能力,王的细微把握;杨的刚中蕴柔,王的柔中见刚,如此各扬所长,故而每次合作都能产生一次新的突破。当然他们的创作有合有分,合则共创精品力作,分则各展个性风神。

  杨力舟个人创作倾情最深、风格最显的是黄土高原老少乡亲系列和草原牧民群马奔腾系列。由于他对油画、中国画、书法、雕塑等艺术语言的广博修养,又有开放的胸襟和善于取舍的天赋,这两类作品在艺术形式和意境创造上更加自由、自如、自在。在笔墨、色彩的写意性、表现性、书写性方面尤其倾力。墨彩交融的鲜明生动和现代构成的线条动势,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格:现实与象征的契合,传统与现代的契合,气势与节律的契合,热烈、奔放、率真,偶尔流露一丝忧郁,可能与他辛酸的童年相关。对理论研究的思考,又使他的创作多了一份理性与深沉。

  王迎春具有外柔内刚、外静内动的性格,细腻入微的感知力与豪放洒脱的气质,奇妙地合于一身。善于捕捉人物的微妙神情动态,予以夸张的表现,十分动人。凝神引线的慈母,喜气洋洋的农乐手,回娘家的新婚夫妻,喂羊羔的小孩,无不洋溢着人性的真、善和艺术美。而《被屈辱的女人》四条屏则以扭曲挣扎的形体,倾泻出被日寇蹂躏的妇女之悲愤与控诉,涌动着珂勒惠支式的粗犷与强烈。形式语言上她似乎更注重笔墨色彩的沉着与力度,但变化也多,因材施用,画古典题材如伎乐天又是一番壁画般斑驳陆离。她的才情、学养全部投入艺术创造之中,并享受着创造的喜悦和痛苦。其思想和笔墨表现力,堪称当代中国女画家之翘楚。

  杨、王伉俪将2013年的绘画历程展命名为“扶犁回望” ,实在贴切而耐人寻味。以我之揣摩,一则隐示他们不忘出生农村的乡土本色;二则表示回顾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耕耘的足迹;三则明示“犁”仍在手、永不停歇的未来心迹。他们很强调“突破自我” ,“不断地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这样连续不断探索,使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 ”有此等心胸境界,在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多元星空中,他们那特异的个性之光将更加璀璨而深沉。(马鸿增)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