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实画闲聊

 画家赵文元

丰收时节 300cm×145cm 2012年

 草原雄鹰 248cm×145cm 2012年

在那遥远的地方 300cm×145cm 2012年

丽人行 360cm×145cm 2012年

  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定计划,抓落实,实事实办的习惯。CDn-wWw.2586.WAnG每年春节前后构思、构图、画草稿,之后全力制作。一幅一幅倒也挺顺利。今年完成了八幅作品。有历史题材,也有民族风情,有工笔也有写意,都是大篇幅作品,为进京办个展做准备。利用这次机会,拿出来晒晒太阳,照照阳光。

  前一段时间,中央有一档节目是“你幸福吗?”我的回答是“很幸福”。一个人一辈子能干一件自己钟爱的事业,怎么说都是挺幸福的。

  小学四年级,农村小学的美术老师拿着我的一幅作业说:“文元二十年后能成为一个好画家。”老师的一句鼓励,山村里的小孩可是把它当圣旨来朝拜的。一辈子也就苦苦地干了这么一件事,虽然走得跌跌爬爬,摇摇晃晃,但每到关键时刻都幸运地碰到“伯乐”,能得到“高人”的支持和帮助。一生少不了苦恼和不快,困难和责难,但我记忆不好,记得的都是愉快和欢乐。所以我挺幸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现代艺术蜂拥而入,什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变形、抽象、胡涂乱抹,都成了当时的时髦。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什么中国画“穷途末日”,写实风格是“史前美术”,“新文人画”成了中国画的主流,搅得大家一片茫然。在这前后我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院学习。环境逼迫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艺术之路。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行,不得不认真地思考。我坚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疆土的千变万化,朝代的兴盛衰败,但中华文化代代相传,兴旺发达,民族艺术丰富多彩。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和义务。民族艺术是艺术家同民族大众共同创造的结晶,离开人民大众的认可,一切艺术只能是无源之鱼,毫无生存的余地。要以大众的审美爱好为艺术的最高标准,乐于为民族服务,为人民创造,这是我奋斗的方向。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苦苦寻找艺术的定位和目标,逐渐对鞍马绘画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工笔鞍马绘画始创于唐,发展于宋,衰败于元。元朝之后就很难寻找到工笔鞍马画大家同他们的精品力作。有六七百年的艺术空白。这使我产生了填补这一空白的狼子野心。看准了方向,选定了目标,就得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走自己的路,攀心中的山。

  这么多年来,创作了不少鞍马画作品,大的有二十多米、十几米长。一般也都是丈二作品。甘于寂寞潜心创作。对每一幅作品都认真地琢磨,反复推敲。有工笔有写意,有历史题材,有民族风情。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含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能得到大众的认可,这是我的追求。

  由于作品的尺幅比较大,既不适合正规画展,也不适合走进市场。个人画展成了唯一的出路,但办个人画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同样充满艰辛和烦恼。200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新金陵画展九人展”,2006年我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赵文元美术作品晋京展”。2013年计划再次赴北京举办“赵文元鞍马作品晋京展”,我希望自己第四次、第五次的个人展览能继续在北京举办,每次个人展都是一次飞跃,能有一次进步。能否顺利实现,就看老天爷的安排了,但我坚信:“好人一路平安!”

  赵文元写于金陵

  2012年12月12日

  赵文元艺术简介

  赵文元,194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64年入伍,1969年到1987年先后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年、连、宣漫艺委会主任,中国工笔画理事,江苏炎黄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副主任,江苏文联创作中心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一级美术师。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