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格哈德·里希特是怎样炼成的

\
格哈德·里希特
 

  截至去年年末,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市场如日中天,堪称现存于世的艺术家中卖得最好的一位。从市场角度回顾他的生涯,所见却唯有小火慢热。这位年逾八十的画家已有数年享受赫赫名望,顶级画廊合作,海量美术馆大展,并在早年(1972)代表联邦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然而,里希特的画作,特别是那些色彩绚烂、层次丰饶、锐气盎然的抽象画作的市场一直是龟速发展的。

  去年11月,这和缓沉稳的步伐在纽约苏富比(微博)转为一路飙升,来自私人收藏的8幅里希特抽象绘画作品(尺寸各异)的总成交额达到7428万美元,突破2700万美元至3670万美元的预估总成交额。其中一幅迷幻、紫调的刮擦《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97,8英尺61/8英寸乘11英尺17/8英寸,可谓壁画尺寸)以2080.25万美元(估价900至1200万美元)成交,打破此前名作《蜡烛(Kerze)》(1982)创下的纪录,在此一个月前,一幅323∕4乘241∕2英寸的照相画(基于照片的绘画)在伦敦佳士得以1045.725万英镑(1640万美元)成交。CDn-wWw.2586.WANG在苏富比,里希特那幅杰作的买家是亿万富翁莉莉·萨弗拉(Lily Safra),她将此画捐献给以色列博物馆,以纪念她故去的丈夫,生于黎巴嫩的银行家埃德蒙·萨弗拉(Edmond Safra)。而其匿名送拍人后来据传是伦敦藏家马克与维多利亚·苏索克(Marc and Victoria Sursock),于1998年在伦敦安东尼·德奥非(Anthony d’Offay Gallery)的一线市场购得这件作品,当时里希特大幅抽象画作的拍卖价还不足50万美元。

  里希特的长期代理商玛丽安·古德曼(Marian Goodman)回忆起1985在她的纽约画廊中举办的首场里希特个展[同期斯皮罗内·韦斯特沃特(Sperone Westwater)画廊中也举办着一个]。古德曼回忆道:“当时2.5万美元就能买他一幅10英尺的抽象画,一幅蜡烛系列的画作也就卖到5000美元。吓人吧?但实情如此。”

  里希特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画家也是风云际会之果,其中包括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和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两位大师相继辞世。对国际新贵们而言,里希特大幅鲜活的抽象画作也是生活中的佳品——装饰癖的梦想之选:丰饶的色彩组合,巨幅的墙面张力。还有,便是市场再造一位新神的迫切需求。

  “艺术圈总是需要一个明确的顶点,”巴黎和萨尔茨堡的商家达太·罗帕克(Thaddaeus Ropac)称。数年来,这一顶点一直被培根和弗洛伊德这些英国画家霸占着。但他们驾崩了,必须有人来接替王权。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是逐鹿之雄,但对全球的受众而言,他的魅力不够,最近他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布莱斯·马顿(Brice Marden)也是这个情况。里希特就成了艺术市场的本能之选。”

  苏富比全球当代艺术部主任、去年11月里希特飙红的幕后推手托比厄斯·迈耶(Tobias Meyer)的观点却未限于上述“神秘本能论”:“任何市场都需要将高品质与美熔冶一炉的艺术家。如今,当代艺术需要美时,里希特就是这位艺术家。”迈耶将里希特的市场魅力与培根和马克·罗斯科相提并论,在去年秋天的苏富比预展上,8幅里希特佳作一同展示:“我对人们说,‘你们站的这间屋子,在1982年挂满了罗斯科的作品,因为这是他们应处的所在。’”

  然而,里希特对罗斯科却没多少敬意——他狂爱的是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和罗伯特·赖曼(Robert Ryman),听到迈耶拿他和罗斯科比,恐怕也不会多高兴。“他与抽象表现主义的浪漫派们没有多少渊源,”耶鲁大学艺术系主任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如是说,此人曾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2002年里程碑性回顾展“格哈德·里希特:绘画40年(Gerhard Richter: 40 Years of Painting)”的策展人,当时有188件作品参展。“他会想罗斯科,”斯托补充道,“但不是从一种积极的角度。”

  去年11月在苏富比创下佳绩的画作之一《古德龙(Gudrun)》(1987)——如在纱中的三原色与黑色条痕汇成烈焰碎片般的胜景,以1800.25万美元(估价550万至750万美元)被一位电话买家拍得。苏索克于2001年6月在伦敦苏富比以50.1276万英镑(70.935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古德龙》。画名得自古德龙·恩斯琳(Gudrun Enssli)——德国左派青年激进团体赤军团(Red Army Faction)的创始人之一,该团体的另一个名字更有名:巴德尔-迈因霍夫帮(Baader-Meinhof Gang),这样的命名令这幅抽象画作多了一重政治性的维度——事后看来尤是如此。画《古德龙》后那年,里希特绘制了15幅系列绘画《1977年10月18日(October 18, 1977)》,作为对巴德尔-迈因霍夫帮几位核心成员在牢中之死的纪念。该系列于1995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购得。

  另一件大幅《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92)有鲜艳恣肆的色彩和致密的层次,用里希特称作“涂抹、破坏、成层”的精密技艺绘成,在去年11月的苏富比盛会上以1408.25万美元(550万至750万美元)被一位电话买家买下。此前是在2005年5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24.8万美元易主。

  里希特之高产可谓惊人,是故他的市场极为丰沛,从不缺乏。20世纪60年代,他从德累斯顿(属苏联占领下的东德,他在那里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壁画作品极受欢迎)移居西德杜塞尔多夫,不久后便开始了抽象画的创作。他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三年,在那里与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和康拉德·卢埃格[Konrad Lueg,后以商家康拉德·费舍(Konrad Fischer)之名闻达]。波尔克和里希特共同发起了昙花一现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t)”运动,对波普消费主义进行德式探索。该运动在杜塞尔多夫1963年的一场展览中首度面世,展示了两位发起人与卢埃格及沃尔夫·福斯特尔(Wolf Vostell)的画作。里希特为这一运动命名,是对苏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动。他与波尔克自此结为终身至交,直至后者在2010年故去。

  据瑞士藏家乔·海格(Joe Hage)精心编辑的在线档案,在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创作了近28幅抽象画作。到70年代增至151幅,80年代更多——前5年中创作了201幅,后5年则达到344幅,尺幅各异。斯托如是论及里希特相对低产的起点和后来作为抽象画家的一路飙高:“关键问题在于要达到他能去画他自己意义下的‘抽象绘画’的状态——他不愿被卷进过去的抽象作品的大潮中,无论玄学的、超验的还是社会的。直到70年代末,他终于找到沿自己的语言前进的方式。”

  自1983年起,里希特定居科隆,在那里仍保持着严格的创作程序。他有几位助手帮忙调颜料、钉画布,还有一位管家主内主外,在工作室中,他却独自工作,只借助轻量铝梯,花样繁多的画笔和一些定制的工具,比如刮板——专用以营造已成其招牌的表面刮擦效果。里希特如此高产,或会令有些观者感到疲劳,觉得那些画作颇嫌雷同,是为胃口惊人的市场专备的流水线劳动。迈耶承认这种“大生产”的存在,却不认为这有碍作品的品质和珍罕性。“像伟大的罗斯科一样,”他解释道,“里希特有40到50幅画堪称杰作,而你可以自行辨别,找到自己的位置。”

  里希特的抽象画作升值如许,不免令人质疑——此前,它们的地位与使里希特最早成名的照相写实主义画作《野马队(Mustang Squadron)》(1964)和《爱玛(楼梯上的裸女)[Ema (Nude on a Staircase)]》(1966)等无法相比。去年11月,在佳士得尤见这种反差,里希特的苏富比纪录创于该周,他基于现成照片的模糊化画作《尼朋伯格夫人(Frau Niepenberg)》(1965)却遭遇流拍,该作品来自奥斯陆的Astrup Fearnley收藏,估价700万至1000万美元,曾在伦敦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2009年的重要展览“格哈德·里希特肖像(Gerhard Richter Portraits)”中现身。

  有趣的是,里希特的具象、抽象作品在市场中泾渭分明,创作上却未必常如此。如斯托所言:“许多抽象绘画的下面藏着具象绘画,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里希特常常以抽象来擦除那些基于照片的图像,当他对那些基于现成照片的画作感到不满,就拿它们当抽象画作的牺牲品。用X光可以看到画面底层别有洞天。”斯托称,这种“擦除”画作包括《1977年10月18日》系列中的部分作品,潜伏在里希特一些抽象作品的深处。他还提到MoMA馆藏的一幅华丽丽的两联抽象画《云(Clouds)》(1982):“起初是在画云,而后便可见覆盖和刮擦的锋芒与几何图式将其变作一幅抽象画作,同一幅画中并存三种风格。”

  里希特最近的市场热火颇得全球权威巡展“格哈德·里希特:全景(Gerhard Richter: Panorama)”之助,该展览于去年10月初在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开幕,而后于今年2月巡展至柏林的新国家画廊(Neue Nationalgalerie),并将于本月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开幕。这种好风借力的事已不是初见。2002年5月,里希特在MoMA的回顾展刚刚结束,一幅“照相画”《三枝烛(Drei Kerzen)》(1982)在纽约苏富比以539.575万美元的纪录价成交。“色表(Color Chart)”系列中的《180色(180 Farben)》(1971)在同场拍卖会以396.95万美元成交。一件98平方英寸的《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87)同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2.95万美元成交。

  “纵观里希特的创作生涯和市场情况,”佳士得战后与当代艺术部欧洲区主任弗朗西斯·奥切德(Francis Outred)称,“他一有回顾展,市场就发生一次飞跃。人们单看一幅作品时也会喜爱,但并未真正掌握他的艺术全貌。只有将所有作品放在一起看,你才会理解,那整个面貌是多么特别,他是一位先驱。”并补充道:“他的抽象画成为这一代人的选择,正如他60年代的照相画成为90年代那代人的选择。”

  回顾展后,就在今年,里希特粉们又有了新的目标,众所期盼已久的5卷本图鉴已出版第1卷,资料详尽,由德累斯顿格哈德·里希特档案馆(Gerhard Richter Archive)馆长狄特马·艾格(Dietmar Elger)领衔编辑工作。这将取代原来囊括里希特1962-63年作品的3卷本图鉴。同时,观众们在德国电影人科琳娜·贝尔慈(Corinna Belz)2011年的纪录片《格哈德·里希特画画(Gerhard Richter Painting)》中也有缘一睹这位艺术家的作画方式与强度。因此,纽约佳士得5月8日拍卖会上6件里希特画作炙手可热,固然大托好风频借力之福。

  惊爆的价格频频爆发,可并非人人买这个账,尤其是去年11月亲临苏富比的人。资深里希特画商、纽约莱赫盈·奥古斯汀画廊(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的联合创始人罗兰德·奥古斯汀(Roland Augustine)认为其中有些抽象画够不上一流——“全无头绪”。该画廊曾交易过里希特的数幅重要作品,包括黑白照相画《下楼梯的女子(Woman Descending the Staircase)》(1965),如今已成芝加哥艺术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永久藏品。1996年,该画廊曾举办24幅里希特照相画展,奥古斯汀称其为纽约二级市场的里希特作品首展。“我与莱赫盈驰骋里希特市场久矣,”奥古斯汀说,“但我不信如今我们在画廊里能将那些抽象画卖到1200万至1500万美元。那样问心有愧。他一百张一百张地画,产量吓人。我想不出价钱凭什么飙那么高。”对最近在苏富比售出的作品,奥古斯汀坦言:“我想说,里面几乎没有什么一流作品。就像是个投机者将从四处揽来的画作乱堆在一起。”

  今年2月中旬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投机之意甚为明显,一幅22乘20英寸的《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95)以95.965万英镑(150万美元)成交。买家是巴黎画商约翰·赛耶格-贝察托斯基(John Sayegh-Belchatowski),此公两个月前刚才在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的保罗·卡斯敏(Paul Kasmin)展位上花75万美元购得此画,就把价钱翻了一番买出去了。同是在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这厮在首尔Kukje画廊展位上以差不多的价格买下同样尺幅的另一件里希特作品,在3月马上私下成交,价格和前者的拍卖成交价相仿。赛耶格-贝察托斯基是国际拍卖场和艺博会上的常客,问道他为何如此快速出手时,他毫不掩饰地说:“你也看到如今里希特的市场多火,藏家们排着队要收些里希特的重要作品,加入他们的珍藏。”

  里希特的市场势头毫无减弱的迹象。今年2月伦敦佳士得的夜场拍卖会上,至少4位买家竞逐里希特的大幅《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94),碧蓝、翠绿熠熠靡集,有如莫奈的睡莲之色,此画估价达500万至700万英镑(760万至1100万美元),被一位美国电话买家以989.725万英镑(1550万美元)购得。奥切德将这种竞标归为“纯粹的藏家激情战,”却仍相信“里希特的市场仍然是被低估的。我想我们仍处在他市场的早期阶段。”

  针对这种对里希特作品的狂热,玛丽安·古德曼称她的画廊将建立与拍卖行不同的价格标准,并对买家身份更加审慎。“里希特同我一起定价,我们当然不会去追拍卖场上的价格。我们还需警惕有些人知道我们这里的价钱比拍卖场上便宜,会专门过来搞投机。里希特本人觉得拍卖场上的价格是疯狂的。”但古德曼仍承认:“里希特的市场中没有水分,没有谁故意联合哄抬他的价格。”

  在艺术史家与策展人们的眼中,里希特的地位不容质疑,藏家们的渴求无以遏制。古德曼却颇感市场的火爆损蚀了里希特艺术的真谛。她颇为沮丧地说:“人人都在询价,但这与艺术真的无关。”古德曼认为,里希特的作品“如此地致力于绘画艺术自身,于深、广中见其心力非凡,绘画对他而言真的是一种道德行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