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杨培明:用宣传画打量历史
  陈若茜

  上海杨培明宣传画收藏艺术馆位于市中心一处僻静的地下空间,若不经人指点,一般人很难找到这里,但它有着想象不到的兴旺人气。日常的参观者中,除了中国人,还有不少老外背着双肩包三三两两地进出,这里展示的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那个“红色中国”——毛的时代。

  “今年3月份,我的宣传画收藏艺术馆已经被正式批准为私人博物馆。”杨培明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总共收藏有宣传画约6000多种,11000多幅。如此大体量的收藏,这里算得上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宣传画收藏中心了。此外,他还藏有不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月份牌”;装饰味十足的《时代漫画》期刊;抗战时期的木刻版画等,这些风格迥异但普遍带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张贴美术在同一空间集中呈现,释放出强大的冲击力。

  “毛泽东很注重宣传,宣传画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杨培明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宣传画成了那个时代最敏感的风向标,任何政治上的风吹草动,都能够在宣传画中得到全面反映,展示了集体主义思潮裹挟下那个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

  画面从高昂激越的“劳动英雄最光荣”、“驱逐美帝国主义”、“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等宣传口号,到一张张憨厚朴实的笑脸,再到微笑背后现实生活的焦躁与困顿,仿佛一下就将人们拉到了那个极度亢奋却又无比表里不一的时代。cDn-www.2586.WAng“宣传画,它不只是作为单纯的艺术品而存在,它是解读那个时代历史的特殊视角。”杨培明认为这就是收藏宣传画的特殊意义所在。

  1949年到1979年是宣传画的主要创作期,杨培明收藏这一时期作品达5000多张。宣传画艺术家有的来自解放区,曾经参与创作过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木刻版画。当时木刻版画是作为一种革命艺术而为人们所熟知。有原来上海的月份牌画家,他们沿袭了月份牌的绘画技法,用来进行新年画和宣传画的创作。也有从欧洲留学回来的艺术家,带来了崭新的西方现代艺术的视野。

  杨培明将自己的宣传画展示区划分了几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宣传画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创作主题。1949年到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基础建设时期,艺术家们都被极大地鼓励去创作宣传画。“建设新中国”成为这一时期宣传画的主题,“与破坏国家建设的步伐奸商坚决斗争”、“同心合力建设新中国”、“劳动英雄最光荣”等成为宣传口号。

  1954年到1956年,中国的政治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稳健发展的经济也让越来越多的国民享受到和平的生活。这段时期的宣传画主要以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教育推广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比如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在天安门广场前的集体狂欢;用一只大手托起一本书籍来宣扬知识就是力量。虽然画面传达的已是政治性的宣传信息,但是画面中的人物却依然沿袭1930年代上海月份牌美人画的创作技法。同时,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在宣传画中也有所体现。

  “到1957年,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差不多1/10的知识分子被贴上右派的标签,打成阶级敌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随之而来。大量的宣传画被创作出来,歌颂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一时期的画面极富想像力和创造力,被视为中式宣传画最重要的时期,亦是它的成熟期。这时期的画作中首次出现了将玉米、水稻、棉花等粮食作物放大,成为卫星、火箭,或者火车拉不动一个玉米棒,或者一个人背不动一穗稻子此类的表现方式。画面中的人物,大部分表情淳朴无邪,但情绪慷慨激昂,配之以“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借蓝天写诗、凭大地作画”,“十五年赶上或超过英国”之类的宣传口号,一副红红火火的生产劳作的场景。

  杨培明最喜欢的一张宣传画即是“文革”期间(1969年)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的《紧跟伟大领袖毛泽东奋勇前进!》。这是一幅典型的“文革”“红光亮”的宣传画,整幅画面以天空、山川和列队的人民大众为背景,作为画面主体的毛泽东占据了画面二分之一的位置,他面部饱满红润,略带微笑,双眼注视前方。杨培明收藏有两幅这样的作品,其中一幅是原作样稿,“几乎所有文革期间红光亮的大幅毛泽东形象宣传画的原稿都没有得到保存,所以这个样稿很珍贵。‘文革’中的宣传画除了这两张都没有署名字,因为要去除名利思想。”这张原稿的名字是由后来画家陈强补签的。

  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文革”宣传画都再现了中国宣传画历史的顶峰。1979年,官方宣布废除大字报,包括宣传画。所有的宣传资料从政府组织中被清理,一些毁坏,一些送往纸品回收厂。能够被保存至今的宣传画原稿少之又少,因而也变得非常珍贵。1980年代之后,中国的现代艺术开始了,这种大潮来了以后把宣传画彻底淹没掉了。

  杨培明的宣传画收藏始于1995年。藏品在今年5月份曾以“月份牌”展览的形式在刘海粟美术馆崭露头角之外,鲜有关于杨培明藏品曝光的消息。杨培明说,低调收藏是他采取的收藏策略,“全上海比我有钱的人多得是,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前,怎好大声嚷嚷。”现在他几乎集聚了全世界最多的宣传画,这部分资料是中国各大公共资料馆都缺失的。

  杨培明本人是一位非常绅士的上海老克勒,英语专业出身,中国最老一代导游。经常参与外宾接待使他形成了一套非常西式的思维方式,“依赖英文表达”,“收藏是玩心未泯”,他会平实而轻松地叙述哪怕沉重而困难的事实。

  收藏是杨培明很小的时候就在进行的事情,儿时收藏邮票,也曾用半本《战争与和平》和人换了牛津1925版的《圣经》,这本《圣经》其实是钱锺书看过的,书上有批注。后来进入国际旅行社,在一次与美国朋友交往过程中,看到他收藏了很多老上海照片,并受其教育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文化遗存,从而受到启发。

  宣传画收藏爱好者,共收藏有宣传画约6000多种,并创办了上海宣传画艺术中心。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