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书画界的群体性狂热
  刘晓林

  当前中国书画界出现了追名逐利的群体性狂热,势不可挡!

  “见狭、学浅、识不足”在所谓的书画家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惨不忍睹。或许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可见一斑。

  一是费了吃奶的劲也要“创造”出远远超出自己艺术成就的艺术价格。近几年国内拍卖公司的兴起为书画家实现自己的虚伪价格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不明内情的人们(尤其是所谓的收藏家)仿佛找到了艺术优劣的可靠依据。一部分所谓的书画家在大好形式下“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性记录”,在价格上将自己的老师、公认的大艺术家们远远抛在了后面。如此行径,有的是被动,有的是主动。夜深人静时,自己想一下自己的“天价”是否会胆战心惊?是否会满怀愧疚?当然,社会上没有至纯的事物、允许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波动变为“跳动”时,这只能是可笑和荒唐。

  二是在吃穿住行的外在“派头”上进行了绞尽脑汁的包装设计。不少的所谓书画家做了神乎其神的“皮套”——行头要压得住!配好车、好房,建个人艺术馆等,似乎不这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影响有多大,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作品是多么畅销。无数的人们在外在上进行着不合适宜的“跨界”——但在艺术上既没有达到“致广大”,也没有达到“尽精微”。Cdn-WwW.2586.WAng

  三是削尖了脑袋挤进所谓的主流、上层,混入所谓的权威协会、组织。书画界里盛行叫官号,主席、会长每天不知道要诞生多少,对书画不懂、不会的主席、会长有多少,书画界为了一官半职而大肆“投资”的人有多少,什么职位对应什么“价位”,这实在是比艺术还“艺术”。

  四是将绝大数精力耗在了与社会各方面的应付周旋上。所谓的书画家呈现出的“江湖气”比真正的江湖人士还“江湖气”。他们深谙江湖之道,通晓“和谐之道”——惟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风声水起。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难以数尽的画派、团体,这里面有国家的文化需要,更多的则是书画家们发展经济、扩大影响、独立山头的需要。书画家个体如此,书画群体也如此。画院、院校等在进行着自己的江湖扩张。我常想,即使书画家的生活状态再好,能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和尊重么?

  五是不管从事书画领域多长时间和艺术成就如何就敢叫嚣着比肩前贤。中国书画界缺少了对艺术和艺术家的敬畏,似乎自己就是神州大地上的“霸主”。将自信与狂傲混淆,将无知与谦卑混淆。甲乙丙丁们无视传统,盲目创新。无数的书画工作者将花样等同于形式,进而将形式等同于风格。乱涂一气就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自己创造了某某皴法。蹒跚学步者在梦想着夺得马拉松的桂冠,喃喃学语者梦想着获取辩论赛的荣耀。请不要忽视宇宙大道的存在,出现一位大艺术家哪能如此简单?天赋、勤奋、感悟、继承、创新等缺一不可。

  中国书画界的群体性狂热已经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浪潮,在此种“环境”里所出现的作品能代表创作者自己的心声吗?画“钱”还是画“艺术”?我停止我的想。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