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师古学今

        一年前,我学书问技于徐树文老师,他指点我要两条腿走路,学古人也学今人。我遂开始注意当代书坛的动向,对喜欢的当代书家作品进行临摹研究。现在,字有了变化,部分书作得到了老师及书友的肯定,自觉似开了点窍,取得了一些进步。

                                                                  
 

         以自己这段学书体会来看,师古学今或许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cdN-wWw.2586.wANg

        书法有法。真行草隶篆,笔法、字法、章法等,古人已建立起一套成熟严谨的书法规范。要学习书法,必须首先掌握书法的这套技术规范,这是学习书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书法的基础工程。不下十年八年乃至一二十年的苦功夫,难过技法这一关。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要为“古”之徒,老老实实地读帖、临帖,细心揣摩,手摹心追,反复研究,积少成多,方能步步成熟。

       掌握技法的同时还要追求格调。字的气质面貌有典雅、俊秀、浑朴、古拙、雄强等不同,而格调上有雅俗高低的差别。古代大家的书法经典很多,学什么帖、写什么字,不仅关乎自己的书法走什么路,也关乎自己的书作品位高低。所以,一方面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性情精神的书体及风格,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向高处取法,正是所谓的起手要高。书界有一共识———“晋唐无俗格”,所以主张取法于晋唐。我个人理解,晋唐创造了书法精神的制高点,后学当时时向往之,并以此为基调,广泛吸取众家营养,走出丰富的书学之路。取法晋唐,并不否定取法的多样性,更不否定书法个性的多样性。

       凡文化艺术皆呈现明显的时代特性,这就是我们要关注当代书法审美趋向并要向今人学习书法的道理所在。

       现代技术条件下,面对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中国书法教育的专业多样、书法资源的整合利用、书法信息传播的便捷通畅,使得书法美学的研究呈现出一个新的局面,书法审美也自然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中国书法之幸,也是中国书家之幸。许多书家借鉴现代美学原理,在中国书法宝库中汲古为新,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探索,形成一代书风。我个人觉得,当代书法在结体和章法(制式)的丰富性方面应当予以积极的肯定。这种丰富性使得当代优秀书法作品呈现出新的趣味和美的样式。学习书法如果对当代书法的这种审美意趣闭目塞耳、盲目拒斥,其书作就难免有一种陈旧感,缺少一种盈盈生气与活力。

         书者,如也。如者,闲也,散也,静也。我以为,这是书法精神取向的一个重要基础。北宋蔡襄《论书》云:“书法惟风韵难及。……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当下世风浮躁,追名逐利,心难自安,学书者如果不向古贤学习处世之道,不养心性人格,书品恐难为上格也。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