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论文 >> 正文
关于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的论析(一)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7:55 点击:
    前言: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是一种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国家是美国。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并且不是作为一门特殊的选修科目,而是小学、中学、大学一贯到底的教育课程。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法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来说,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一种课程。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人们把舞蹈当作一种文化、当作一门学问来对待。它不仅不会受到歧视,不会受到排挤,而且理所当然地同其他各种课程一样受到重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教育思想、文艺思想并不忽视普及。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年就明确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但就我国普及舞蹈教育而言,多年来普通教育都未把舞蹈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虽然在普通教育中,教育学家们都承认舞蹈的重要作用,但在中小学课业负担很重的情况下,舞蹈教育已很难走入学校教学的推广领域。cDN-www.2586.wAng教师与教材问题也成了普及型舞蹈教育难以一蹴而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的改革开放,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原来那种封闭单纯的专业化舞蹈教育制度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国家开始重视舞蹈教育的普及,决定将它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层次的学校逐步开展。一方面横向发展,让普通学校担任起普及教育的重任,另一方面要纵向发展,让专业院校舞蹈学员的年龄及文化结构更加合理,纵横结合,发挥舞蹈艺术的社会作用,完善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特别是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舞蹈教育虽没有正式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但已通过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等课堂教学活动,把舞蹈教育寓于其中,让学生接受了基本的舞蹈训练。教育实践证明,舞蹈教育已成为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之一,成为艺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绪论:体育舞蹈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尚属空白!常常是在各种活动中作为小节目一闪即逝!而且要么是唱"独角戏#!要么是几个人的专场演出!缺少普及性!很少能让大多数人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专业院校储备舞蹈人才!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健全人格!深化贯彻素质教育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舞蹈课程的最终目的。舞蹈教育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树立道德水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起到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舞蹈教育提高了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力。首先,通过舞蹈教育能提高人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高层次的追求;其次,通过舞蹈训练能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召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在中小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的意义与作用
    1.1体育舞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
    1.1.1体育舞蹈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美国体育学家克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多余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在德国,有人研究指出,业余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跳过1.5分钟的快步舞后的心律与跑800 m的运动员并无区别。我曾在40名女学生中做过实验,跳3分钟牛仔舞后学生的心律与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学生体育锻炼达标中的3分钟踩箱运动的心律相仿。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上课,身心处在紧张、疲劳状态,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活动能有效地活动身体的各部位,对提高学生的心肺***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很大的益处。
    1.1.2 体育舞蹈对学生身体姿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学生身体姿势的要求是及其严格的,当男女在跳现代舞时舞伴成握抱姿势是要求平视、直颈、展髋、立腰、收腹、松膝、收臂、大小臂夹角有严格的要求。而拉丁舞中要求头位稍向上、收腹、提臀、收住下额、直颈、吸腿,身体的形体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相仿,其对学生的形体与气质的影响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所以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舞蹈的训练能使人形体姿态向挺拔、端正、健美的方向发展。
     1.1.3体育舞蹈能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紧张焦虑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患心理疾病的人也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光靠单一的心理咨询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要,体育舞蹈却成为了当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利途径。体育舞蹈是现代人交流思想、抒发感情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经常在优美动听的音乐里翩翩起舞,就可调节情感忘却疲劳、改善大脑皮层的状态,使其兴奋与抑制达到新的平衡,使身心获得充分的积极性的休息。其次在跳舞中男女之间的握抱姿势使运动中男女对异性接触有了正确的认识,能使处在生理发育阶段的学生的思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舞蹈能消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振奋精神,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与调节作用。
    1.1.4 体育舞蹈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舞蹈美、服装美、音乐美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参与可能的运动项目。它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优美的肢体语言与所表述的思想内容高度统一。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它也是一种舞蹈形式。体育舞蹈是一个追求美的运动项目。它在展现运动本身的技术美的同时,还通过服饰来烘托运动员的人体美、技术美,使人们享受完美的艺术。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练习时既要服装整洁,服饰搭配得当,又要与体育舞蹈内容相适应,从而提高审美意识。它对服装的要求是随着音乐的不同、舞种的不同而变化的,这就要求学生的审美能力相应的提高。因此通过体育舞蹈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端庄秀丽、高雅脱俗的气质,同时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1.1.5 体育舞蹈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具有活泼爱动、广交朋友的特性,然而,学校园里分系、分专业、分班级的管理在一定程度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广泛交往,而校园舞会活动打破了系、专业、班级的界限,由沉闷的教室中转入到轻歌曼舞的新世界,确实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心胸豁然开朗之感。优美的音乐与婉转的旋律将不同专业、不同性格和不同爱好的年轻人重新组合在一起。在这个临时的团体中,同学们的交往是多层次的,使学生在社交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体育舞蹈没有年龄的界限,能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得到交流,能大大的扩宽学生的社交面,使性格内向的同学逐渐地走向外向、打开心房、轻松面对美好的明天。
    1.1.6 体育舞蹈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其目的是保持健康、增强体质、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和体育教育水平。体育舞蹈不分年龄、季节,它通过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目前人们生活富裕了,有空闲时间来锻炼身体。各大城市的“广场体育”也逐渐的兴起。其中体育舞蹈已成为“广场体育”运
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学生步入社会后,从生活的角度需要为了缓解痛苦,增进健康,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学生可运用所学的体育舞蹈,进行自我锻炼,从某种意义讲体育舞蹈是学生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最佳的选择之一。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