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知识 >> 正文
重要解说舞蹈含胸抱圆的力学关系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19:58 点击:
 说到舞蹈中的术语,可能大部分舞者都不完全理解,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舞蹈中的含胸和抱圆、气沉丹田和横膈膜上提,这三个词又有着什么关系?

 

抱圆,是从肩膀开始圆。肩膀不圆,休想抱圆!

含胸是追求抱圆的结果,是在追求抱圆的力学状态中顺便出现的。许多人不了解各种形体要素之间的力学关系,孤立的去追求这样那样的要素,结果总是顾此失彼。所谓“做作”,此为重要原因。

“抱圆”的几何学特点最重要的是肘关节的那个尖端和肩关节的位置关系,具体是两条:

一、肘关节的那个尖端应该位于肩关节的前面一点。这就是不许肩关节的那个“包”向前突出,而是要“镇压反革命”,把它向内缩进去。这时候应该看见那个被镇压进去反革命的旁边(靠近颈项处)出现一个美丽的窝也就是凹坑。许多人的肘关节的那个尖端和肩关节在同一个铅直平面上,换句话说,两个肘关节和两个肩关节这四个点成了一条直线,这是完全错误的。更有甚者,为数不少的人们甚至把肘关节的那个尖端位于肩关节的后面,就更是大错特错了。cDN-www.2586.wAng他们的肩关节的那个“包”因而就是向前突出的,是完全错误的,不仅是不美,而且几何学的错误导致了力学状态和应力关系的错误。这些错误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是些什么后果,需要写一篇长文来谈。

二、肘关节的那个尖端应该位于肩关节的下面一点。这就是要使肩膀和胳膊(大臂)一齐成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要感觉到头上身上的雨水能够顺着肩膀和胳膊(大臂)流到肘关节的那个尖端滴到地上去形成所谓滴水线。

所谓板块,就上半身而言,板块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也就是有点弯,好象西瓜皮。为什么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就是因为抱圆。只要做到了抱圆,也就是做到了上面所说肘关节的那个尖端应该位于肩关节的前面和下面,那么上半身板块就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也就是有点弯,好象西瓜皮。而且弯的方向是内表面小,外表面大。内表面小就是“含胸”。所以,“含胸”是“抱圆”的结果。

肩胛骨打开也是“抱圆”的结果。因为肩胛骨位于西瓜皮的外表面,抱圆导致外表面变大,所以导致肩胛骨打开。不过,仅仅从几何学意义上去做是绝对不会成功的。一定要有力学内涵。否则就是表面模仿,假的。

舞者:内心感受导致力学状态,力学状态导致几何状态。

观者:看见舞者的几何状态,感觉到舞者的力学状态,感受到舞者的心灵状态。

简言之:

观者从几何学看见力学,从力学看见灵魂。

舞者以灵魂产生力学,以力学产生几何学。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说灵魂是一目了然的。

力,或者说应力,紧张感,在中华民族的语言中被称为“气”。

应该这样来理解孙思邈所说的“气为形之本。”

翻译成我的语言就是:力学状态导致几何状态。

“抱圆”的力学特点是五条:

一、压肩。

二、三角肌向外挤牙膏。上述两条导致颈项拉长。

三、竖脊肌连同脊椎一齐向上,斜方肌向下与之形成对抗状态。

四、胁部亦即腋下肌肉向前包裹(特别强调左侧胁部亦即左腋下肌肉向前包裹),以形成对压肩的抗力,避免由于压肩而导致胳膊垮塌。

五、胳膊以它自身的中心线为轴向体内拧转,这一条是极端重要的秘诀,它会在肘关节产生三维应力状态。一些高手能够知道肘关节的几何位置和力学特点极其重要,可是他们只能以“微妙”二字来概括一切,尤其是肘关节的力学特点,所有的高手和教师都神秘兮兮的含糊其词,没有人说清楚过。我看他们实际上是自己也稀里糊涂。肘关节的三维应力状态是:向上,向前,向内。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力或者说是应力的方向,自己感觉是一种“劲”的方向。

胳膊以它自身的中心线为轴向体内拧转,在导致肘关节的三维应力状态(向上,向前,向内)的同时也就避免了胳膊垮塌而且有力的保证了“抱圆”。这样实现的“抱圆”同时会有舒展之感。

初练这些要素的时候会感到疼痛不适应,需要强调内心的美好感受来加以配合和统帅之。形成习惯后会感到很舒服,很潇洒大气优美。

按照以上要求去做,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含胸”。千万不可在上述种种要求并未做到的情况下,孤立的刻意去追求“含胸”。那就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气沉丹田和横膈膜上提之间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简单答复如下。

气沉丹田的“气”不是呼吸的空气,而是应力密集的紧张感,也就是所谓收紧。

丹田分为上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是胃部,下丹田是腹部。

流行瘟疫强调收紧上丹田也就是胃部,因为他们追求海马形体。

强调收紧下丹田也就是腹部,也就是常说的“把气沉丹田进行到底。”

可以较为粗糙的说:横膈膜上提是气沉丹田的结果。就是说,应该把气沉丹田做好,同时把我过去谈过的那些要点加以配合,就会产生横膈膜上提的效果。

几乎所有的高手和教师都只是就事论事的、孤立的去做这样那样的形体要素。胡宗翰一贯强调“只有在尸体中才有部分”。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说法,这是因为随着学习、认识和练习的逐渐深入,对同一问题的描述也会逐渐深入。如果只看表面现象,就会感到我的说法有变化,但是你如果抓住各种形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去看问题,就会发现我以前的一些说法适用于初学阶段,后来的说法适用于提高阶段。

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三个最高级控制点这样的认识和实践的水平上,我们就很难进入高级阶段。现在我要告诉你更深层次的形体关系。它和以前的三个最高级控制点并没有矛盾,但是更深入,更涉及形体的本质。

我要告诉你们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

形体之源和舞步之源以及动作之源都是气沉下丹田。气沉下丹田是一切之源,是生命之源。下丹田就是腹部,就是肚脐以下,腹股沟以上的那个三角形。气沉下丹田就是把肚脐以下,腹股沟以上的那个三角形收紧。气沉下丹田是通过顶髋实现的。

顶髋导致腹部三角形收紧的同时还会有一点向体内转动的趋势,而它的背面却会向上,特别是尾椎及其上面一点的竖脊肌(竖脊肌很长,象两条蛇在脊柱两侧。这里仅仅指竖脊肌的下部)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整个底盘有一点微小的转动,是绕两个髋关节的连线这样一条水平轴向身后转动。

注意,紧张感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专用语言“气感”两次穿透身体进行传递:

气沉下丹田的力量向后穿透身体传递,导致尾椎及其上面一点的竖脊肌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这个力量穿透身体传递继续向上到横膈膜使之向上顶起来。顶髋是原因,气沉下丹田是结果。气沉下丹田是原因,横膈膜上升是结果,是紧张感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专用语言“气感”两次穿透身体传递的结果。横膈膜上升是原因,气沉上丹田是结果。

气沉上丹田就是收紧胃部,简称收胃。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孤立的做收胃,而且以做成海马形体为标准。这是完全错误的。收胃是横膈膜上升产生的结果,换句话说,收胃是中段拉长的结果。不把中段拉长亦即不把横膈膜上升而孤立的追求收胃绝对是错误的。不应回避国标舞的性色彩,不但不应回避,而且惟有以这样的眼光才能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澄清许多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形体之源和舞步之源以及动作之源都是气沉下丹田。气沉下丹田是一切之源,是生命之源。双方连接点在横膈膜,那里应该紧贴。

下丹田亦即腹部应该微贴,不应作为连接点也就是不应紧贴。下丹田应该收紧,越是收紧就越是不能而且不应该紧贴。越是不紧贴反而越是会产生性的张力,甚至会产生物理意义上的吸引力。这些感觉需要各人自己在练舞过程中自己去体会。总之,流行瘟疫把连接点改为下丹田亦即腹部紧贴,是从根本上违反了“下丹田亦即腹部是生命之源,是宇宙中心”这一最高原理。那个地方一旦紧贴,性的张力就荡然无存,舞蹈的生命活力也就荡然无存,变成了机器人跳舞了。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