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论文 >> 正文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8:18 点击: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舞蹈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学生舞蹈技术和舞蹈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却忽视了舞蹈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舞蹈表现力。要知道舞蹈表现力才是舞蹈的灵魂,只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和娴熟的舞蹈技能,而没有舞蹈表现力,最多只是一个匠人,永远成为不了舞蹈大师。当然我们舞蹈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将人人都培养成为演奏家,而是希望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对作品的充分理解,能够将隐藏在作品之后的,创编者独特的感悟和情思,与我们自身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且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样的舞蹈才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舞蹈,才能打动自己,继而打动观众。对此,本文提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一、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对角色的认识

  每一部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都是特定的时代和历史的反映,也就是说,每一部作品都有其时代的特征。每一部作品都有作者的相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都是创作者内心体验的再现。我们唯有对作品背后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创作时候的情思和感悟。同时,舞蹈的本质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来表现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舞蹈表演中情感的艺术表现不像生活中自然情感的表现那样一吐为快,可以随便表现生活中的任何感情,而是要对自己体验到的各种情感进行整理认识、挖掘和发展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要表现那些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又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有益的情感。cDN-WWW.2586.WANg舞蹈学习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到关于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后,就应该关注由这些生活习性出发的,与该民族的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如双臂延伸动作的象征意义,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如“开"和“放"的基本形态的情感线索:热情的灵魂,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在肢体训练中通过观赏录像资料或者现场演出体验“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在舞蹈中,脚步、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而这种“有机”源于生活的根基,具备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另外还要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在心理结构内部建筑一种文化的实体,这样,表演时对各种舞蹈的气质把握就能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二、加强相关学习,提高艺术修养

  学习舞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用脑筋和感情去发掘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内容,探求到艺术的真谛。深厚的文化素养是造就个人敏锐洞察力的必要条件,也必然会在他的演绎中,反映出他的出身、教养、气质和艺术倾向。简言之,即形成艺术家的个性的各种才能与品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特别注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修养,在教学中随时关注着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自身涵养的提升。其实,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三根支柱,一是专业,二是理论,三是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应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深厚的底蕴,他们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同时,表现舞蹈需要广博的修养,以及文化知识、艺术功力和生活积累。艺术与舞蹈之间是息息相通、互相促进的,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追求舞蹈。多了解熟悉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文学、诗歌等多种姊妹艺术,并逐渐融会贯通,才能使学生对舞蹈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拥有充分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舞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