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论文 >> 正文
浅谈舞蹈在藏传佛教仪式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8:22 点击:

 

  西藏的舞蹈和西藏一样古老,神秘。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所独有的宗教舞蹈。印度佛教的传人,同时也将它的仪式舞蹈传人了藏区,并与藏区的民风民俗融合。舞蹈在作为祭祀、祭神等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也影响了藏区人民的生活情趣。它在藏传佛教仪式中,甚至藏族人的生命中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藏族人民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格,而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他们个个能歌善舞。“会说话的会唱歌,会走路的会跳舞”,从这句话就能看出藏族人民热爱歌舞,是天生的艺术家的不争事实。

  歌舞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在劳动、节日,还是祭祀,他们都会用歌声,用舞姿来表达内心情感。如“勒谢”是藏族的一种劳动歌舞,在劳动的同时,口中的歌与手中的工具及腿脚有节奏的动作相配合,使劳动成为边歌边舞的形式。在进行铲土、打夯、垛麦等强体力劳动时,口中的歌有很强的劳动号子味道;再如藏族男女在谈恋爱时要进行对歌,藏语叫“次加”,意为“歌的争斗”。这是他们谈恋爱,认识熟悉彼此的主要方式。

  任何社会文化形态不仅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dn-WWw.2586.WAng而舞蹈作为文化范畴中的子文化之一,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藏族特有的文化、审美情趣传承至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藏族舞蹈丰富多彩,舞种繁多,特别是抒情优美的“弦子”,其连绵不断的“颤膝”舞步及舒展悠长的“长袖”,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以抒情优美见长,更多的则是表现一种粗犷奔放的风格特点。艺术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藏族舞蹈艺术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一面,而源自于生活的舞蹈艺术,必然体现了这一民族对美的追求。

  舞蹈作为社会的产物,人类抒发内心情感的载体之一,它自然而然地承担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更为久远的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如西藏早期的宗教乐舞,起源于原始的“傩”。“傩”是原始宗教中驱赶妖魔、敬畏神灵、逐祸纳福的祭祀仪式。它不仅是青藏高原远古文化的遗存,而且融入了多元宗教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藏族先民常常是通过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等活动,将各方面的知识用舞蹈的形式传播给青年一代,使之受教育。这种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古老育人方式,迄今仍保留在各种民俗活动当中。例如:在甘南博裕藏族一年一度的“调牛节”上,每当春季务农的耕地仪式上,就是通过歌舞的方式,进行务农知识的传授和生产技能教习,体现了古老的农耕文化传统习俗。“调牛节”的歌舞活动充满着诙谐幽默的气氛。舞蹈生动而活泼,歌词对白既生活而又道理深刻,在轻松而祥和的气氛中,起到了教育育人的功能。

在藏传佛教之前,西藏地区盛行的是本教巫舞。公元8世纪后,印度佛教为了更好地传人藏区,扩大佛教影响,更好教化民众,在吸收了一部分本教巫舞的同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宗教舞蹈——羌姆。泛指藏传佛教寺院舞蹈,它不仅是顺乎民意的教派舞蹈,而且也让其为宗教服务,达到了僧人们传播宗教教义的目的。

  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称作“跳欠”等。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