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舞蹈 >> 舞蹈论文 >> 正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3:28:50 点击:
内容提要: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已经不适应教育的发展,不适应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对学生个性的发挥起到了阻碍作用。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无动于衷地听;台上激情地说,台下茫然地听……这样的欣赏课堂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反作用。伴随着新课改的东风,欣赏课也应当以更新的姿态面向学生,以全新的理念来支撑我们的教育教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聆听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出现,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希望和光明,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了策略教学以及在策略教学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以期对音乐欣赏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注重聆听,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CDN-wwW.2586.WanG音乐新课标阐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项需长期训练体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但音乐教师会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只要有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包括节奏、曲调、音色、和声、曲式等)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同行的调查发现,实际上音乐欣赏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盲点,需要反思:
    1、忽视音乐性——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 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反而一无所知。
    2、过多的语言讲解——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3、教师素质欠缺——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经常见到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教学设备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基本上可以对教学策略有个大体的把握: 第一,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不是教学活动展开前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案。 第二,教学策略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 第三,教学策略是基于对现实的教学活动的认识而采取的。第四,教学策略包含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成分,是对一定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受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支配和制约。第五,教学策略有变通性,要随教学的进程对教学措施进行反馈和调控,它不同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还包括教学手段及其操作方法的设计。
概念上明确指出,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教学策略高于教学方法。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那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根据概念要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常见方式与特点。
有试验研究表明,学生在以下学习形式下学习最有效:
当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时;
当学生被教学情境感染时;
当学生遇到表现机会时;
当学生遇到指挥挑战时;
当学生遇到创新活动时;
当学生自由自主地参与探索时;
当学生发现教师的问题有价值时;
当学生受到表扬和来自同学的掌声时;
当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时;
当学生被激励着向更高境界攀登时;
作为音乐教师,在设计欣赏教学的时候,就要根据以上的各种情况设计教学,常见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创设情境——情,即情绪、情感;境,即环境、场景。包括语言情境,光线情境,美术情境,桌椅情境,音乐情境等……
重视体验——要重视学生内心体验的独特性和过程性。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受;不要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不要用支解的碎片代替完整的音乐。
强调探究——让学生面对一个有价值的位置世界,采用一种自主的教育方式,教师要求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课堂需要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期望一个互动的活动课堂,追求一种深层的情感态度,最终获得一个开放的教学结果,培养一种主体的创新精神。
关注合作——可以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学与环境的合作,你唱我跳,你说我听……
加强综合——加强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以音乐学科为切入点的综合……
以欣赏教学为主的音乐课教学设计策略选择。
体验策略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注重体验的独特性和过程性。      
有位教师在上《走进舞曲》堂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感受小步舞曲的优美典雅、青春舞曲的热烈欢快,并对舞曲这音乐体裁产生兴趣;了解小步舞曲的音乐特征、巴赫生平及作品,会用简单的小步舞步表现音乐……这是小学四年级人音版第八册的内容,教材上呈现的是小步舞曲、新疆第二舞曲以及马刀舞曲。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并没有完全选教材的内容,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一首《小步舞曲》,然后又补充了一首教材外的童声合唱《青春舞曲》,这样处理教材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小步舞曲》是外国,巴洛克的音乐,原是为舞蹈伴奏用的音乐,来源于法国农村后来流行于法国宫廷,而且音乐本身速度中庸,3/4拍,典雅优美明快,是钢琴独奏的表现形式,而《青春舞曲》则是根据新疆民歌改变的歌曲,由著名合唱指挥家杨鸿年教授指挥演唱的音乐会作品,这样一首现代的作品经常活跃在音乐会舞台上,其情绪欢快热烈,2/4拍,速度较快,这堂课,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没有把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更没有用成人化的方式教学,学生通过两首舞曲小步舞曲与青春舞曲的欣赏与不断的体验感受,学了解了舞曲体裁的特点、形式、种类、来源、意义与作用等,通过舞曲这一体裁相关主题的重组,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情境策略的创设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各种教学情境能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绣湖小学方必聪老师在《唱起道情吉蓬蓬》这堂课上,较好地运用了这一策略,在上课之前,他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制作了各自的道情表演的道具——渔鼓和简板。课堂上老师运用音源——渔鼓和简板创设了情境,学生仿佛一个个道情表演艺术家,有模有样的演唱,较好地体现了情境策略的运用。另外,该教师还运用了语言创设情境,例如,上课前的方言问好,欣赏义乌著名的民间艺人叶英盛的道情表演,都让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乡音,喜欢并了解了道情的知识。当然,创设情境不止这么一两种方式,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根据上课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如,运用简笔画创设美术情境,擅长语言的教师可以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上课情境,还可以运用一些桌椅的特殊位置来创设情境——一位老师在上《叫卖调》时就把桌椅摆放成一个集市的形状,学生在集市上叫卖,气氛颇好。
探究策略的体现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一些有探究价值的活动,不能太难,更不能太容易,否则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探究也就没有了价值。一位老师在上《走进舞蹈世界》这堂课时,就很好的在教学中运用了探究策略。下面时他的课堂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看来刚才这段舞蹈录像,你看懂了什么?这些姑娘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好像在干活;
生:他们好像是少数民族的姑娘在劳动;
……
师:我们讨论一下,你能模仿他们的动作吗?试试看,用自己的舞蹈动作来表现。
生纷纷讨论,并用简单的动作来学习表现。
师:这段舞蹈是藏族舞《酥油茶》的片断,舞蹈用藏族民族特有的动作,表现了藏族人民在打酥油茶是的喜悦……板书“舞蹈来源于生活”,
看舞蹈《水》的片断。
师:你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是哪个民族的?
生:在玩水,洗头,好像是傣族的舞蹈……
生:我是从服装上看出来的,因为我看到过傣族人穿过这样的服装……
师:是的,舞蹈跟服装,动作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板书:舞蹈的表现要素,服装,音乐。
……
然后教师又逐层设计了很多环节,让学生们在不断的探究中了解到舞蹈的许多表现要素,如,动作、服装、灯光、音乐、队形、道具等各个方面,并在课堂的作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创作,用自己亲身的活动去理解舞蹈的表现要素,完成了舞蹈《潮水》的创作与表现,同学们运用队形、道具以及动作的发展变化完成了舞蹈表演。整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舞蹈的各表现要素进行了兴致勃勃的探究学习,效果显著。
合作策略的运用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合作教学是课新课改以来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欣赏课堂上,运用合作策略设计教学能是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不光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合作伙伴的选择,还可以有合作内容的选择,如音乐剧的创编,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合作的天地,还可以是合作表演,你唱我跳,老师弹琴,学生歌唱,表演,打击乐伴奏,音乐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音乐一旦没有了合作,也就无法完成,如合唱,舞蹈等表演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默契的合作,音乐欣赏教学更要适当运用合作策略来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合作教学一般运用到学生创编歌词,改编旋律等环节。杭州的邬淑颖老师在上《感受回旋曲》时,较好的运用了合作,让学生根据上课内容合作创编了观潮回旋曲。前面的内容对回旋曲的特点与形式进行了直观、形象的教学铺垫之后,该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大合作的前提下,进行了若干的小合作,完成了创编任务,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了观潮的音乐,观潮时的舞蹈,教师也利用自己的优势,选择了一首古词,来抒发观潮的感受,然后全体师生合作来表演观潮回旋曲,有唱、有跳、有演、还有诵,教学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综合策略的选择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音乐是一种文化,从属于人文学科,音乐新课标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加强综合教学……包括:音乐各领域内容之间的综合,音乐于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于其他学科的综合等等。在我们欣赏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综合拓展自己的教学,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知识,提升音乐修养。在前面提到的《走进舞曲》这堂课,教师综合运用了唱一唱《小步舞曲》主题——唱;读一读音乐的主要节奏——读;为音乐用身体乐器伴奏——律动;用小步舞步表现音乐——演一演;合作创编歌词——编一编……等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音乐。当然,教师还可以选择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进行教学,如音乐与舞蹈的综合,创编并表演音乐剧;乐与戏曲的综合,唱一唱戏曲的唱段;音乐与美术的综合,用线条表现乐曲的旋律线,为乐曲情绪选颜色,用图谱诠释音乐;根据音乐画图;还可以选择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来设计教学,如,音乐与语文的综合,朗诵;音乐与自然学科的综合,环境;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拓展,人文精神的培养等,还可以与地方课程特色的内容向结合,乡土教材与所学教材的有机结合等。当然,综合必须抓住音乐这条主线,在音乐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凸现音乐性。
三、策略指导下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1、动一动,画一画。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身体能够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表示个体通过听、动作、认知对音乐有所感觉与理解。所以,听音乐表现律动必须是老师引导学生感觉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音色、曲式,让学生发自内在对音乐直觉的动作反应。其动作不须经过修饰,完全是原本自然的身体动作,像是:行走、跑步、跑跳、旋转、扭动、摇摆等。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当中有多首乐曲其力度、速度、节奏、曲调、乐句、曲式等均有鲜明的表现,易于激发学生的律动反应,借助律动的表现,学生从中能体会、理解音乐基本乐理概念。例如:第六曲袋鼠上、下行断奏与连奏处连结的主题,并有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形成长、短的乐句。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是用身体动作来反应声音,听音乐画图则是用图像表现声音,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出具体的物体,过分复杂的画图过程会使教学活动脱离听觉,而是从听引发感觉,产生形象,以简单的线条、色彩、直觉地反应表现音乐。
2、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图片或影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要连续实施太长。最好是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地引发一些与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听音乐当中思考答案:这段音乐是快的?还是慢的?你觉得这是描写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这段音乐特别激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聆听之后再发表他们的感受与体验。
3、哼一哼,唱一唱。
哼唱主题演奏曲调: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或演奏主题,学生从回忆旧经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伟大的名曲。例如《小步舞曲》这首优美曲调。巴赫运用钢琴独奏的形式,主题鲜明简单,该曲受到世人特别的喜爱,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唱一唱。《小步舞曲》的合唱版,其优美的歌词再配上曲调使旋律更加动人。有的乐曲,其主题虽然不是取自民歌、名曲,但本身具有歌曲的形式,令听者印象深刻。老师可将曲调编配歌词,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唱歌,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喜欢这首乐曲。当学生具备了演奏曲调乐器的能力之后(例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可以配合音乐演奏曲调。
4、读一读,拍一拍。
听音乐,一边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随音乐演奏,最简单的就是打强拍、打拍子或是某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就可以形成合奏,完全靠听奏而不需要视谱。老师根据乐曲节奏的特点设计节奏型,并用不同的符号画成图谱。每一种符号代表某一种节奏,而每一种节奏可用人声、身体乐器或节奏乐器来表现。
    5、跳一跳,演一演。
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戏剧与音乐是一体的,歌剧更是戏剧与音乐结合。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整合的体现。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都是现成的教材。进行这项活动之前,先要对乐曲内容有所理解。在设计戏剧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像,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像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序奏与狮王进行曲)》的音乐,角色与剧情可想像为:序奏 —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兴奋、紧张、期待的心情,— 主题的前奏  卫兵、狮王的前导队伍,主题 狮王、狮后、小狮子、狮子家族威风凛凛的行进队伍, 模仿狮子吼叫的音乐。 其他装饰性的音型表示森林中的各种动物的欢呼、呐喊、致敬。
6、改一改,编一编。
选择合适、适当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创作、练习,编一编歌词,编一编律动,改一改旋律,变一变节拍等方式,学生能运用语言的直观更好的理解乐曲,能运用提炼出的音乐要素对比不同的音乐情绪与风格,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形象与特点。《走进舞曲》中对小步舞曲歌词的创编,学生兴致很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形象的表现了乐曲内容,这些是学生们创编的歌词:嗨,我们大家唱起来,来,大家一起唱一唱,优美的音乐伴随着我们唱的多愉快,来,我们大家跳一跳,听,小步舞曲多美妙,优美地舞蹈动听的音乐大家真开心……
以上所列举的是以实践性为主的教学方法,综合了练习,律动,创作,游戏等方式,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常用方法。其实,作为教师,我们都学习过许多的教学方法,除以上以实践性为主的教学方法,还有以下多种: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观摩法等;以语言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谈话,讨论以及读书指导法等等。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相适应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运用欣赏教学策略的要求与注意点
1、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
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案头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回归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也。
2、制定三维目标,把握重难点,设计教学。
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深刻地感觉与理解。切勿整节课枯坐干听。
 3、把握音乐主线。
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像,以音乐来教音乐。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4、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
欣赏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且应反复多次聆听。感受与鉴赏与音乐的其他各个教学领域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欣赏时可作一些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演唱或演奏主题有助于音准和操作乐器的技能;乐曲中的乐理,若学生学过,正好用来加强复习;若是与识谱(乐理)教学的进度一致,就是最好的现成教材;创作的理念也可运用在欣赏的过程当中,随时让学生发表自我的想法。每一个重要的主题,乐句或段落应多次反复欣赏,从感觉、反应、知觉等多反面来欣赏。
5、视听器材应多加运用且注意品质。
丰富的软、硬件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录音带、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网络是基本的设备,配合教学所用的乐器图片、幻灯片、或实物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6、应事先做好上课准备。
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7、注意榜样力量。
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教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本身就是最佳的表演者。老师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做让学生学习研究的好对象。
8、欣赏曲目广泛性
欣赏的曲目应尽量涉及到各种不同形式(如童谣、儿歌、民歌、进行曲、音乐故事、标题音乐等)、时期、民族、国家、作曲家,让学生有机会广泛地接触。多听、多比较就有更宽广的视野,能培养敏锐的鉴赏力。  
音乐欣赏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音乐欣赏教学并非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结合音感、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教师的职责是选择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通过教学策略的选择,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懂得欣赏音乐的学生必定具有良好音乐素养,而欣赏群体的增加必定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准。
    
参考资料: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制定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音乐课标研制组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